再过几天就到清明节了,从古至今,清明始终是中国人的「大」节气,或者说大节日。古时候我们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而现在每逢清明时节,从乡村到城市我们都见到的祭祖人群,以及墓园里,乡村土地上零零散散的墓区都可见到扫墓的人们。时间又到清明,我们该如何寄托自己的哀思,表达我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我们要坚持传统,把清明节的传统传承下去,让这个「感恩」「怀念」的理念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前两年,国家把清明节设定为公众假日,实际上就是希望把这个优秀的传统让老百姓坚持下去。在这个基础上,很多地方都把让群众过好清明节作为一个任务来做。比如今年清明期间,北京公交集团陆续开通由市区直达八达岭陵园、太子峪陵园、通惠陵园、温泉墓园、八达岭人民公墓和天慈公墓等6大陵园墓地的12条清明节扫墓专线,在市区很多地方都有乘车点,方便百姓去乘车扫墓。再比如高速7座以下车辆免通行费等等。

另一方面,这些年来为了保护生态,很多地方始终在倡导更加文明、更加生态化的殡葬和清明祭奠方式。比如石家庄最近发文倡导骨灰立体安葬,骨灰自然安葬和骨灰撒散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对于选择此类安葬方式的人发放最高2000元奖补金。而生态安葬则做到了对环境最好的保护,节约土地,这是当前我们最应该提倡的。

而对于清明文明祭奠,实际上各地多年来一直在提倡,一朵鲜花寄托哀思,网路祭奠,等等。北京有的公募坚持了多年的「香纸回收」,把香纸集中起来焚烧,环保卫生。再比如北京2016年曾经组织过一次「纪念倡导火葬60周年,力行绿色生态殡葬」的骨灰撒海清明公祭活动,等等,都是在倡导大家用更加文明的方式祭奠先人。

实际上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已经接受了这种更加文明或者生态化的祭祀方式,显而易见的就是香纸比以前少得多了。以往清明的时候,我记著城市的十字路口每天夜里都有人在烧纸,早上有很多纸灰,不卫生,有时候还是挺瘆的慌;而现在街头烧纸的很少了;而在墓区以往清明漫天的烟雾已经少得多了,墓园里鲜花多了起来。

其实说到底,寄托哀思,祭奠先人,我们可以采用的方式很多,到坟上烧把纸、磕个头,摆放一点祭品;或者干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絮叨絮叨老人的故事,用一种感恩的心情怀念先人,都是可以的选择。我有一个朋友,文笔不错,每年的清明都把自己对先人的怀念和感恩写下来,这样也很好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