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陷入群体的人,他们的道德水平比个人的道德水平低;他们的智力比个人的智力低;他们的他们的自我约束力,比个人的自我约束力低;他们缺乏自身的判断力,极易受到煽动和蛊惑。这样的群体叫做乌合之众。」

想要煽动一个群体最简单的方式是什么?是把做法和毫不相干的结果联系起来,挑动受众的情绪,并一遍一遍的诉说,加深他们的印记,并不给他们思考的时间。把一切持有反对意见的人,都视之为「异教徒」,加以训斥和嘲讽,加深群体记忆。

看到上述的论断,你可能觉得难以理解,下面我将对其进行阐述。

从人体本身的构造上来讲,思考本身是比较消耗能量的。对于消耗能量的事情,从人类的动物属性上来讲,是不愿意主动去做的。人们总是愿意「直接捡现成的」,所以当蛊惑者或是煽动者,根据现象,提出一个看似合理的结论,这给了群体容易相信,和受挑动的基础。

再者,给出的结论从感性上往往比较符合受众的期待,使之愿意相信,尽管他可能是错的,但就是错,也是奋不顾身。

最后,受众所处的环境,再给以这种论断、结论以不断巩固,在内心加深这种印象。

举个例子:传销。传销诱惑你加入的一个点是「这个项目得到什么支持,可以赚钱,很多钱,并以很轻松的方式赚取。」论断:可以赚钱,赚很多钱。至于为什么可以赚钱,承担怎样的风险,要付出怎样艰辛等并没有告诉你。「赚钱,赚很多钱」这个论断又和谁的心理预期不符呢?这就达到了下一个阶段:我愿意相信。到这里,你可能对这个论断还不太相信,没关系「环境会帮助你」。

放一些慷慨激昂的乐曲,让你无暇思考;我要让是你身边的「同学」或有「成功经验的学长或是学姐」告诉你,这是真的。「导师」会不断给你举例「相信我们的人是有多成功,没有相信的都是王八蛋」,我还会让你自己告诉你自己,喊口号「相信他明天会更好」;还不止,还幻想自己从以往不得志的环境中脱离出来了以后,在自己心里构建一个成功的幻象,并使它逐渐清晰,牢固,不可磨灭,越陷越深。

当一些人,被从传销中解救出来,他们依旧不会相信,那就是个骗局!一个原因是:导师已经给他们做好了这方面的预防;另一个原因来自他们自身:他们不愿意相信,谁愿意自己精心铸就的美好未来,任由他人来打破?

其实,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乌合之众」。我们中有的信奉喝「xxx鞭酒」可以提高某方面的能力,吃下「胶原蛋白」就能补胶原蛋白.....现实中的我们,都陷入了各种产品营销和各种软文推广的旋涡。哪种产品不是许你美好的未来?几千条好评真的没有左右你的想法?爱豆代言,爱豆能骗我?电视,各种社交媒体一遍一遍的重复他们产品的优秀,适用范围之广,效果之好,就没有在你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当你需要的时候,它就会野蛮生长,遮天蔽日。

如果有缘,你看了这篇文章,不巧,它让你想到了点什么。那么你是否又成了我的「乌合之众」了?哈哈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