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伍子胥的雕像。(視覺中國/圖)

  楚平王看上了兒子的未婚妻,自己娶了,然後又聽信讒言,要置太子於死地。太子的老師伍奢拼死爲太子辯護,因此遇害。伍奢的兒子伍子胥,經歷許多磨難,終於流亡到了吳國,後來帶着吳國軍隊殺回自己父母之邦報仇。因爲楚平王已經死了,就把他掘墓鞭屍。

  這個故事極有名。司馬遷對伍子胥的行爲還是盛讚的,認爲這是拋棄小道義,洗雪大恥辱,不是個“烈丈夫”,怎麼能做到這一步呢?

  不過伍子胥這事的前因後果,在更可靠的歷史記錄《左傳》裏,比司馬遷寫的複雜,和後來的評書、戲曲裏,更不一樣。楚平王是靠發動政變才當上楚王的。這個過程裏,他得到了蔡國貴族的許多支持。所以楚平王在位的初期,蔡國貴族的立場,對楚國的影響很大。

  楚國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大國,蔡國卻是三四流的小國,這種局面,對楚國上下來說,都不能長期容忍,所以就要把蔡國的勢力慢慢清除掉。楚平王的太子,是蔡國一個小官員的女兒所生,那時楚平王大概也沒想到自己會成爲國君,所以給了他嫡子的地位。楚平王大概會認爲這孩子是自己早年人生缺乏規劃的產物,當然也是註定要被廢掉的。

  而伍子胥的父親,不光是太子的老師,從伍子胥的曾祖父輩開始,他們家一直和蔡國關係密切。所以儘管楚平王這次並沒有刻意擴大打擊面,但老伍家也非跟着倒黴不可。

  至於父納子妻的事,確實是有的,主要卻不是因爲好色。爲太子選的妻子,是秦國國君的女兒。秦國是楚國最重要的盟友,讓太子娶了她,那將來廢太子會影響到和秦國的關係,楚平王自己娶,卻體現了對秦楚關係的重視。

  大體就是,楚平王這人比較像金庸小說裏的嶽不羣,不是好人,也未必高明,但肯定不是一好色就昏頭的小丑。楚王對包括伍家在內的親蔡勢力下手,這種政治鬥爭,也難說多少誰是誰非。

  《左傳》裏伍子胥的報復,也沒有後世傳說的那麼暴烈。吳軍攻入楚國首都,《左傳》就沒提伍子胥幹了啥;戰國晚期的段子集《呂氏春秋》說伍子胥抽了楚平王的墳墓,並沒有挖;《史記》纔有掘墓鞭屍,楚平王已經死了十多年,也只是抽打爛骨頭了;東漢《吳越春秋》之類的小說裏,重口味細節進一步增加……世代累積的痕跡非常明顯。

  至少直到東漢,古人的議論,絕大多數讚賞伍子胥爲父叛國,是事實。但這顯然不是所有人的看法。因爲能留下議論的,多半是大家族出身的精英階層,普通老百姓的感受,可能並不同。

  伍子胥怎樣虐楚平王的屍體,後世傳說是逐步強化的;但與此同時,吳軍打入楚國之後,行徑有多殘暴,從《史記》開始,卻是越來越被淡化的。

  《左傳》說,攻入楚國之後,吳國人就開始分楚國權貴的房子住。楚國有個大貪官,大概宅子特別奢華,吳王的弟弟和兒子爲了爭奪差點打起來。高層如此,下面軍紀,也絕對好不了。

  幾個月後楚國人開始組織反擊,有人提出火燒吳軍營壘,有人卻反對說,這裏到處是楚人的屍骨,不能安葬他們卻把他們焚爲灰燼,實在不忍心。可見之前吳國人的屠殺有多殘酷。

  陳國是一向依附楚國的小國,現在吳國人逼迫陳國轉而依附自己。如此大事,陳國國君不願意獨斷專行,讓“國人”民主表決。有個陳國大夫站出來說,不必猶豫,我們還是追隨楚國:楚雖無德,亦不艾殺其民。吳日敝於兵,暴骨如莽,而未見德焉。

  楚國雖然沒什麼好,但也不會隨便屠殺自己的人民。吳國人來了,民生每天在兵革下凋敝,曝露與荒野的白骨,就如同野草一樣,我實在看不到吳國人有任何德行。

  這些死在屠刀之下的普通楚國人,要說他們對伍子胥的復仇像司馬遷一樣持讚賞態度,我是無論如何都不信的。

  (作者大學教師、歷史學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