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兩會,各種提案層出不窮,今天看到了一個有趣的提案——在全國範圍內推行2.5天小長假。

提出這個方案的是蘇州大學校長,他認為從全球來看,經濟越發達國家的公民休假時間都比較長,2.5天小長假有利於更好地休息,從而在工作時有更高的效率。

2.5小長假並不新鮮,很早之前就有人提過「做4休3」這樣的建議,不過最終也沒有實行,為什麼沒有實行,看下去就知道了。

提該方案的是大學校長,我覺得不是太妥,他應該專註在如何改善大學教師福利、如何進行大學體制改革、如何提升大學及以上的學生對知識的興趣等方案上,而不應該提這種「冠冕堂皇但卻很嘴炮」的提案。

這話怎麼說呢,就比如我是一個富豪,每年收入10個億,給國家交幾個億的稅,我今年提案,所有年收入過1億的,都應該再加稅50%,以利民生,這就很合理;但如果有人明明自己是公務員,卻說老百姓真苦啊,企業該給每位員工增加50%的收入,這就是在無關自己利益的領域慷他人之慨——老百姓或許會感謝你,可你掏了一毛錢么?

經濟越發達的國家看上去休息時間的確都比較長,可這卻不是經濟發達的理由,我們說兩件事可能有相關性,卻並不一定有因果,如果休息時間越長,產出就越多,這顯然是不合邏輯的。

發達國家是通過「全球抽稅」或者掌握了某些「產業鏈上游」的資源從而可以給國民提供高福利,而不是由於給國民提供了高福利所以成了發達國家,這完全是本末倒置的說法,就好像一個人熟練掌握了飛刀絕技,就可以蒙眼射飛刀,另一個人以為自己練不好是由於沒有蒙眼,結果不思加強練習卻去蒙眼,然後把人給射死了。

當這個提案被放出來的時候,網路上最多的評論就是「連雙休都沒有普及,談何2.5小長假」,為啥雙休沒有普及?因為這麼規定本就不符合市場規律。

有贊CEO白鴉說有贊是996,跟大家都說清楚,想來的來,受不了的別來。我覺得很合理,這就是市場,不騙人是底線,至於你不愛干,有愛乾的人,不是誰都要雙休的。

相反,你規定了2.5小長假,那又如何,企業還是可以入職時候就告訴勞動者,我們就是996,你不喜歡可以不來。

就算嚴格執行,企業多給了半天休息,要麼就得把午休時間減少,要麼就用同樣的薪水招能力更強的人,那些能力沒變,平白無故又多了半天休息時間的人,難道能不主動降薪

企業存活和員工產出是榫卯關係,大部分企業都存活在「成本和產出」的邊緣,如果突然間產出不變,成本提升,或者成本不變,產出變小,大部分企業都無法生存,難道這位校長是要深入貫徹國家的供給側改革方案所以讓這些企業強制倒閉?這倒是一條「好計」。

2.5小長假聽起來很美,事實上只是給予了那些不參與市場競爭,靠政府財政養著的人員以福利而已,就不用說得這麼好聽是為了全民了,全民反而是需要再多點產出才能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服務才對。

與此類似的還有增加女性在生育期間的各種福利和補助,話都讓政策制定者說了,感謝的也是他們,實際出錢養人的卻是企業,雇了生育期的女性,補助一分錢拿不到,這就是慷他人之慨,最終一定會導致企業在招人時對處於某個階段的女性予以變相的「職業歧視」,這也是未育女性要比男性優秀很多才能謀到一份同等薪水的一個重要原因。

大家都想做好人,如果企業都有政府財政養,誰願意參與市場競爭,誰不願意給員工高薪讓員工每天躺著還對自己感恩戴德?但問題恰恰是政府財政從哪裡來?是美國人給的還是英國人給的?

這是一個大問題。

(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