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基層治理,事務繁雜。人口管理難、化解矛盾難、風險防範難、服務供給難等諸多治理難點,都受困於治理人員、治理力量嚴重不足。加之治理手段落後,治理資源有限,基層治理現狀與百姓期待相比,落差巨大。

在此情況下,整合理順、充實壯大基層治理力量,進一步推動治理資源下沉,讓群眾事情有人辦,群眾訴求有人管,必然成為實現基層善治的重要抓手。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咸豐縣清坪鎮申里壩村中心衛生室醫生楊芳

「千軍萬馬」到基層

近年來,上海以強化街道黨工委職能作為突破口,把管理和服務力量放到基層,讓「千軍萬馬」到基層、在基層,使社區居民有了更多幸福感。

「巨無霸」社區康城的「變身」即得益於此。康城位於上海市閔行區,建築面積208萬平方米,實有人口3.2萬多人。

由於早期購房人員多為炒房客,小區公建配套設施嚴重不足,開發商、業委會、物業公司、居民間矛盾尖銳;小區技防設施基本癱瘓,人防形同虛設,是上海知名的治安「老大難」社區。

2016年起,康城所在的莘庄鎮黨委、政府掛牌成立了康城社區黨委、康城社區委員會和康城社區中心,下沉社區事務、衛生、文體3個中心,增設城管、公安、市場監管、房管4個工作站,並配備8名專職人員。

上海市公民警校的志願者在向社區居民介紹防止詐騙的方法 裴鑫 攝

組織架構搭起來了,4個居委會及相關職能部門在「兩委一中心」牽頭下,定期召開例會,協調解決小區里的各類問題。曾經總是要報鎮職能部門「走流程」的社區難題,通過駐點工作站第一時間即可協調處置,社區宜居度大大提升。

康城社區居民說,「如今,你請我搬家我都不搬了」。

黃浦區南京東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張婷婷表示,隨著社區治理、城市管理的精細化,面向基層的力量不斷整合,街道在協調處置難點問題方面更有作為,效果大大提升。

南京東路街道轄區內的廣西北路一帶是典型的老城廂,餐飲後廚緊貼居民區曾引發不少矛盾。現在,城管、房辦和綠化市容等各支力量都直接下沉到居民區,與居委會人員一起定點巡邏,社區難事實現了「馬上辦、直接辦、當場辦」,群眾投訴意見明顯減少。

在管理提升的同時,社區服務也隨著力量下沉豐富起來。

「這裡的飯菜味道好,價格便宜,我中飯、晚飯都在這裡吃。」

黃秀芬阿婆帶著3歲孫女到社區食堂吃中飯。食堂在普陀區長征鎮新城片區網格化綜合管理服務片區(中心)內,服務區域涵蓋周邊9個居民區及企業樓宇。

長征鎮副鎮長徐軍說,通過建設15分鐘社區綜合管理服務圈,長征鎮有效解決了社區服務供給「資源散、空間小、內容少、距離遠」的問題。

充實基層幹部隊伍是推動治理重心下移的重要抓手。上海把社區書記隊伍建設納入了全市幹部、人才隊伍總體規劃,將優秀社區書記納入事業編製;建立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形成「三檔十八級」崗位等級序列和薪酬體系,並實行動態調整和增長。

「80後」王曉航原來是上海寶鋼超塑分廠的一名項目經理,2017年,他在上海市區兩級政策支持下,轉型為社區工作者,2018年8月成為上海蘇州河畔清水灣區的居民區書記。

「在企業,主要抓生產,抓效益,增減盈虧看得見;在社區,辦好一件件具體而微的『小事』,為老百姓解決急難愁,獲得居民的認可和稱讚,我也很高興。」王曉航說。

上海市虹口區四平街道,用木板搭建的小木屋可為小朋友提供玩耍的空間 袁婧 攝

如今在上海,一支4.8萬人的社區工作者隊伍、2萬多個黨建服務站點已然成形。基層人才不僅更加職業化、專業化、年輕化,也更有尊嚴感、獲得感和成就感。

一站六聯,聯起民心

治安靠狗,辦事靠走。一句土話折射出山區基層治理力量的不足。在湖北省咸豐縣,263個村如今全部設立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站,「治安聯防、糾紛聯調、平安聯創、困難聯幫、服務連心、發展聯手」的「六聯」模式,讓基層治理有了好抓手。

村級「統戰部」

在咸豐縣實現全覆蓋的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站,被一些黨政幹部稱為村級「統戰部」。

「統戰部」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組建,整合村「兩委」、三會(治保會、調委會、協會)、四中心(綜治、信訪、維穩、便民服務)、兩代表兩員(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網格員)、鄉賢能人、「兩新」(新經濟、新社會組織)法人、婦聯等力量,選優配強工作站隊伍。

咸豐縣高樂山鎮老寨村是首個設立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站的村。工作站43名成員,涵蓋了村內各方面人士,用村黨支部書記李明友的話說,「連對村『兩委』有意見的人都包括在內」。

由於覆蓋面廣、代表性強、權威性高,一些村幹部擺不平的事,工作站卻能「輕鬆搞定」。

咸豐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擁軍告訴半月談記者,設立工作站,就是要團結更多、更廣泛的力量解決基層問題。

2016年,忠堡鎮板橋村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征地工作,得益於工作站的協助,僅用3天時間就完成全部征地任務。項目實施過程中,要遷走張氏宗族的一座祖墳,張姓村民阻止遷墳,工作一度擱淺。後來,工作站成員、張氏家族70多歲的張明懷老人連續幾夜召開家族會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全族同意遷墳,且不附帶任何要求。

「工作站改變了什麼事情都靠村幹部的局面。」忠堡鎮板橋村黨支部書記劉恩波說。

據咸豐縣委政法委副書記、綜治辦主任鄧永剛介紹,咸豐縣263個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站共有成員5208人,其中村幹部1438人,其餘3770人均為社會各界人士。

同時,一些村在村民小組建立了由組長牽頭的自管委員會,推動治理力量進一步下沉。這些村民小組組長,一般也是工作站成員。

「一網打盡」,網格員溫暖貼心

山村居住分散,治理不便。為此,咸豐縣建立網格化平台,讓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站的網格員成為「網羅民情民心」的服務者。

「網格化能夠將老百姓從生到死的事情『一網打盡』。」曲江鎮春溝村網格員鍾春艷說。

作為工作站骨幹成員,鍾春艷擔任春溝村網格員4年多來,通過網格化平台為村民辦理各類事務600多件次。

在咸豐,網格化平台實現了「農民辦事不出村」,網格員坐在辦公室里即可為村民直接辦理農機購置補貼、高齡補貼、砍伐證等44項審批事項。

村民無法到現場的,還可遠程辦理。板橋村村民葉梅遠在廣東務工,花20元快遞費就輕鬆辦理了生育服務證。

「全縣整合了『供銷e+』『家鄉寶』等一批優秀農村電商平台,將電商站點統一設在各村工作站,網格員就是聯結電商和村民的『紐帶』,幫助代購生活用品、代售農特產品。」劉擁軍說。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當地正推動銀行業務進網格化平台,以及其他信息化平台與網格化平台融通,以實現真正的「一網打盡」。「最好的治理是溫暖貼心的服務。

」從網格員考上公務員的曲江鎮綜治辦工作人員龔新華說。

密切幹群關係,齊心奔小康

老寨村過去是扯皮拉筋的負面典型,碼頭作風盛行,甚至「變壓器裝到哪裡就看誰家厲害」。現今,該村依託工作站弘揚鄉村孝道文明,潛移默化之下,村風民風逐步改變。李明友告訴半月談記者,如今的老寨村,幹群關係融洽,發展勢頭良好,他這個村支書好當多了。

「不像以前,成天都在調解矛盾糾紛;現在幹部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發展上。」高樂山鎮黨委組織委員王莉談到工作站作用時說。

現在,一些由工作站成員擔任負責人的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正在成為拉動村級經濟發展的引擎。

有了工作站之後,一些工作站成員還牽頭成立鄉風文明建設理事會,移風易俗,讓村民言行更文明、村莊更美麗。清坪鎮龍潭司村大坪小組工作站成員周國恩牽頭成立鄉風文明建設理事會,在理事會倡導下,該小組統一規劃,掀起了自建家園的熱潮。

小組村民自籌資金30餘萬元硬化院子路,綠化院子空閑地,建污水管道、路燈、廣場,組內面貌煥然一新。

咸豐縣清坪鎮黨委副書記、綜治辦主任任元志認為,工作站讓幹群關係密切了,鎮村工作減負了,社會正能量增加,歪風邪氣減少,群眾脫貧內生動力增強,等靠要少了,社會秩序、社會治安實現明顯好轉。

來源:《半月談》2019年第5期

半月談記者:郭敬丹 吳振東 蘭天鳴 譚元斌

編輯: 徐希才 許中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