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基层治理,事务繁杂。人口管理难、化解矛盾难、风险防范难、服务供给难等诸多治理难点,都受困于治理人员、治理力量严重不足。加之治理手段落后,治理资源有限,基层治理现状与百姓期待相比,落差巨大。

在此情况下,整合理顺、充实壮大基层治理力量,进一步推动治理资源下沉,让群众事情有人办,群众诉求有人管,必然成为实现基层善治的重要抓手。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咸丰县清坪镇申里坝村中心卫生室医生杨芳

「千军万马」到基层

近年来,上海以强化街道党工委职能作为突破口,把管理和服务力量放到基层,让「千军万马」到基层、在基层,使社区居民有了更多幸福感。

「巨无霸」社区康城的「变身」即得益于此。康城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建筑面积208万平方米,实有人口3.2万多人。

由于早期购房人员多为炒房客,小区公建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开发商、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间矛盾尖锐;小区技防设施基本瘫痪,人防形同虚设,是上海知名的治安「老大难」社区。

2016年起,康城所在的莘庄镇党委、政府挂牌成立了康城社区党委、康城社区委员会和康城社区中心,下沉社区事务、卫生、文体3个中心,增设城管、公安、市场监管、房管4个工作站,并配备8名专职人员。

上海市公民警校的志愿者在向社区居民介绍防止诈骗的方法 裴鑫 摄

组织架构搭起来了,4个居委会及相关职能部门在「两委一中心」牵头下,定期召开例会,协调解决小区里的各类问题。曾经总是要报镇职能部门「走流程」的社区难题,通过驻点工作站第一时间即可协调处置,社区宜居度大大提升。

康城社区居民说,「如今,你请我搬家我都不搬了」。

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婷婷表示,随著社区治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面向基层的力量不断整合,街道在协调处置难点问题方面更有作为,效果大大提升。

南京东路街道辖区内的广西北路一带是典型的老城厢,餐饮后厨紧贴居民区曾引发不少矛盾。现在,城管、房办和绿化市容等各支力量都直接下沉到居民区,与居委会人员一起定点巡逻,社区难事实现了「马上办、直接办、当场办」,群众投诉意见明显减少。

在管理提升的同时,社区服务也随著力量下沉丰富起来。

「这里的饭菜味道好,价格便宜,我中饭、晚饭都在这里吃。」

黄秀芬阿婆带著3岁孙女到社区食堂吃中饭。食堂在普陀区长征镇新城片区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片区(中心)内,服务区域涵盖周边9个居民区及企业楼宇。

长征镇副镇长徐军说,通过建设15分钟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圈,长征镇有效解决了社区服务供给「资源散、空间小、内容少、距离远」的问题。

充实基层干部队伍是推动治理重心下移的重要抓手。上海把社区书记队伍建设纳入了全市干部、人才队伍总体规划,将优秀社区书记纳入事业编制;建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形成「三档十八级」岗位等级序列和薪酬体系,并实行动态调整和增长。

「80后」王晓航原来是上海宝钢超塑分厂的一名项目经理,2017年,他在上海市区两级政策支持下,转型为社区工作者,2018年8月成为上海苏州河畔清水湾区的居民区书记。

「在企业,主要抓生产,抓效益,增减盈亏看得见;在社区,办好一件件具体而微的『小事』,为老百姓解决急难愁,获得居民的认可和称赞,我也很高兴。」王晓航说。

上海市虹口区四平街道,用木板搭建的小木屋可为小朋友提供玩耍的空间 袁婧 摄

如今在上海,一支4.8万人的社区工作者队伍、2万多个党建服务站点已然成形。基层人才不仅更加职业化、专业化、年轻化,也更有尊严感、获得感和成就感。

一站六联,联起民心

治安靠狗,办事靠走。一句土话折射出山区基层治理力量的不足。在湖北省咸丰县,263个村如今全部设立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站,「治安联防、纠纷联调、平安联创、困难联帮、服务连心、发展联手」的「六联」模式,让基层治理有了好抓手。

村级「统战部」

在咸丰县实现全覆盖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站,被一些党政干部称为村级「统战部」。

「统战部」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组建,整合村「两委」、三会(治保会、调委会、协会)、四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便民服务)、两代表两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格员)、乡贤能人、「两新」(新经济、新社会组织)法人、妇联等力量,选优配强工作站队伍。

咸丰县高乐山镇老寨村是首个设立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站的村。工作站43名成员,涵盖了村内各方面人士,用村党支部书记李明友的话说,「连对村『两委』有意见的人都包括在内」。

由于覆盖面广、代表性强、权威性高,一些村干部摆不平的事,工作站却能「轻松搞定」。

咸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拥军告诉半月谈记者,设立工作站,就是要团结更多、更广泛的力量解决基层问题。

2016年,忠堡镇板桥村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征地工作,得益于工作站的协助,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全部征地任务。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迁走张氏宗族的一座祖坟,张姓村民阻止迁坟,工作一度搁浅。后来,工作站成员、张氏家族70多岁的张明怀老人连续几夜召开家族会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全族同意迁坟,且不附带任何要求。

「工作站改变了什么事情都靠村干部的局面。」忠堡镇板桥村党支部书记刘恩波说。

据咸丰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邓永刚介绍,咸丰县263个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站共有成员5208人,其中村干部1438人,其余3770人均为社会各界人士。

同时,一些村在村民小组建立了由组长牵头的自管委员会,推动治理力量进一步下沉。这些村民小组组长,一般也是工作站成员。

「一网打尽」,网格员温暖贴心

山村居住分散,治理不便。为此,咸丰县建立网格化平台,让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站的网格员成为「网罗民情民心」的服务者。

「网格化能够将老百姓从生到死的事情『一网打尽』。」曲江镇春沟村网格员钟春艳说。

作为工作站骨干成员,钟春艳担任春沟村网格员4年多来,通过网格化平台为村民办理各类事务600多件次。

在咸丰,网格化平台实现了「农民办事不出村」,网格员坐在办公室里即可为村民直接办理农机购置补贴、高龄补贴、砍伐证等44项审批事项。

村民无法到现场的,还可远程办理。板桥村村民叶梅远在广东务工,花20元快递费就轻松办理了生育服务证。

「全县整合了『供销e+』『家乡宝』等一批优秀农村电商平台,将电商站点统一设在各村工作站,网格员就是联结电商和村民的『纽带』,帮助代购生活用品、代售农特产品。」刘拥军说。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当地正推动银行业务进网格化平台,以及其他信息化平台与网格化平台融通,以实现真正的「一网打尽」。「最好的治理是温暖贴心的服务。

」从网格员考上公务员的曲江镇综治办工作人员龚新华说。

密切干群关系,齐心奔小康

老寨村过去是扯皮拉筋的负面典型,码头作风盛行,甚至「变压器装到哪里就看谁家厉害」。现今,该村依托工作站弘扬乡村孝道文明,潜移默化之下,村风民风逐步改变。李明友告诉半月谈记者,如今的老寨村,干群关系融洽,发展势头良好,他这个村支书好当多了。

「不像以前,成天都在调解矛盾纠纷;现在干部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发展上。」高乐山镇党委组织委员王莉谈到工作站作用时说。

现在,一些由工作站成员担任负责人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正在成为拉动村级经济发展的引擎。

有了工作站之后,一些工作站成员还牵头成立乡风文明建设理事会,移风易俗,让村民言行更文明、村庄更美丽。清坪镇龙潭司村大坪小组工作站成员周国恩牵头成立乡风文明建设理事会,在理事会倡导下,该小组统一规划,掀起了自建家园的热潮。

小组村民自筹资金30余万元硬化院子路,绿化院子空闲地,建污水管道、路灯、广场,组内面貌焕然一新。

咸丰县清坪镇党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任元志认为,工作站让干群关系密切了,镇村工作减负了,社会正能量增加,歪风邪气减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增强,等靠要少了,社会秩序、社会治安实现明显好转。

来源:《半月谈》2019年第5期

半月谈记者:郭敬丹 吴振东 兰天鸣 谭元斌

编辑: 徐希才 许中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