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王祺摄影报道:汉朝在文化、艺术、科学、军事各个领域硕果累累,影响非凡。汉代皇族们享受了奢华精致的生活,死后也要同等待遇的陪葬。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上万件文物一直吸引着来自学术界的研究讨论和公众的目光,这些文物也从细节上为我们讲述了汉代生活情况。

中国江西网深度揭秘:海昏候文物「叙述」汉代衣食住行【中国江西网】 新闻 第1张

海昏候墓出土的五谷杂粮

西汉时期的主食是粟、麦、稻

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中,出土了五谷杂粮,包括黍、稻、麻、小米等,其中小米数量最多。非常可惜的是,这些粮食出土时都呈淡黄色,接触氧气后迅速变黑,很快就碳化了。

与我们今天的米饭不同,国家文物局驻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介绍,西汉时期的主食,主要是粟、麦、稻三种,外加一种苽。枚乘《七发》罗列天下美食,其中有“楚苗之食,安胡之饭,抟之不解,一啜而散。”楚苗指的是楚苗山上的水稻,雕胡指的是茭白的种子,古人呼之为苽、雕蓬或雕胡等。

汉代的肉食主要是“六牲”,即:马、牛、羊、豕、犬、鸡。“六牲”中马所占的比重小,因为马主要用于交通、军需,而羊肉常用作赏赐,猪和狗的饲养比较普遍。两汉时期,蔬菜的品种非常多。汉代杨雄在《蜀都赋》里记载了当时流行的蔬菜有:苍葭、蒋、葫芦、藿、芦菔、苦菜、韭菜、冬菜、莼、菖蒲、茆、荀、荇菜、雍菜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取得了对匈奴战争的胜利后,保证了东西方道路的畅通。西域诸国的瓜果亦源源不断地流人中国,大夏国的葡萄、西羌国的胡瓜、胡萝卜等,丰富了中原人民的饮食原料。

中国江西网深度揭秘:海昏候文物「叙述」汉代衣食住行【中国江西网】 新闻 第2张

出土状态时的玉耳杯和漆盘

中国江西网深度揭秘:海昏候文物「叙述」汉代衣食住行【中国江西网】 新闻 第3张

用于温热食物的青铜染炉

中国江西网深度揭秘:海昏候文物「叙述」汉代衣食住行【中国江西网】 新闻 第4张

青铜鼎

实际上,西汉时期普通百姓和贵族吃饭的风俗有所不同。据专家介绍,在西汉,老百姓一天之内一般只吃两顿饭,皇室四餐,诸侯三餐。盛放食物的器皿,平常百姓家,主要是用陶制的;富家子弟,多用漆器、竹器或者金属器皿。西汉人吃饭时采用的是分餐制。汉代人席地而食,每人面前摆放一个食案,上面摆放了各种餐具,食品丰简依地位高低而定。

王刚表示,西汉人用筷子主要是用来夹汤、羹里面的菜,这个菜以蔬菜为主。菜夹到自己的食案上,然后人们就用手抓着放入口中。

中国江西网深度揭秘:海昏候文物「叙述」汉代衣食住行【中国江西网】 新闻 第5张

扣银边贴金漆盒

刘贺会化妆扣银边贴金漆疑似为化妆盒

日前评选出炉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国遗址“十大文物”中,图案繁复,色泽艳丽的奢华漆器——扣银边贴金漆盒榜上有名。而这个盒子,历史学家王金中猜测是用来装刘贺的化妆品。因为在海昏侯刘贺生活的那个年代,由于审美观念的变化与化妆用品种类的丰富,使得古代化妆从先秦的素妆时代,步入到西汉的彩妆时代,不仅女子要敷粉施朱,就连男子也要涂脂抹粉,妆型讲究以柔和典雅为美。刘贺由于“为人青黑色,小目,鼻末锐卑,少须眉”,因此他的妆容当以涂脂抹粉后突出双眼、弥补眉毛和胡子的缺陷为主。

除了化妆,汉代不论男女都留长发,而且越是王公贵族,越需要精心修饰,包括剪短、梳理、盘结等。这种修饰既为美观,又为显示身份和地位。中国古代男子的基本发型是四方髻,西汉时期的发式基本上类似中分,头上挽成发髻,略向左偏,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有的包块麻布,有的系条布带。发髻梳好后就要戴冠。

刘贺被幽禁时,据山阳郡太守张敞报告说,他“冠惠文冠”,并且“簪笔持牍趋前”。惠文冠亦称武冠,相传为战国时赵惠文王所制。惠文冠在秦朝时是御史所戴的法冠,汉朝以后侍中、中常侍也戴此冠。“簪笔持牍”是指把写字用的毛笔像发簪一样插在头上,随时准备拿下来在木牍上书写。“趋前”是指身体微微向前倾,碎步快走。从穿戴打扮到行走,都反映了刘贺当平民时的谦卑姿态。

中国江西网深度揭秘:海昏候文物「叙述」汉代衣食住行【中国江西网】 新闻 第6张

中国江西网深度揭秘:海昏候文物「叙述」汉代衣食住行【中国江西网】 新闻 第7张

车马坑发掘时的场景

中国江西网深度揭秘:海昏候文物「叙述」汉代衣食住行【中国江西网】 新闻 第8张

考古人员正在对出土的车马件进行考古修复

中国江西网深度揭秘:海昏候文物「叙述」汉代衣食住行【中国江西网】 新闻 第9张

青铜当卢

中国江西网深度揭秘:海昏候文物「叙述」汉代衣食住行【中国江西网】 新闻 第10张

青铜当卢3

出土大量车马具或说明刘贺喜欢飙车

作为王侯贵族出行的重要工具,马车是必不可少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车马坑内总共出土了5辆马车、20匹马以及用错金银装饰的青铜车马器3000余件,这是迄今为止在长江以南地区发现唯一的一座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为研究西汉列侯的车舆和出行制度提供了实物证据。

据《汉书·舆服志》记载,皇子所乘“朱班轮,青盖,金华蚤,黑虡文,画轓文辀,金涂五末”,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马车规格与历史记载相吻合,为研究西汉列侯的车舆及出行制度做出了全新的诠释。西汉王侯出行的车驾,主要有安车和轺车,安车为座乘、轺车为立乘。据国家文物局驻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组长信立祥介绍,乘坐4匹马的车是汉代王侯出行的最高等级,车马坑5辆车20匹马,正好是4马1车的标配。

历史学家王子今认为,从《汉书》等文献记载来看,刘贺比较喜欢“驰逐”竞技。无论是他在昌邑时,还是入主长安之后。刘贺的“驰骋不止”在文献上有多处记载。如“驾法驾,皮轩鸾旗,驱驰北宫、桂宫,弄彘斗虎”,“斗虎豹,召皮轩,车九流,驱驰东西”。而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大量车马具,也显示了他生前喜欢“驰逐”竞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