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黄有容╱台北报导】

美国与墨西哥于当地时间27日达成双边贸易协定,与既有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出现不少差别,加拿大也将随后和美国进行贸易协定谈判。外界认为,川普倾向以双边贸易协定取代多边贸易协定,并且以此模式继续「拉盟友」,接下来目标很可能是欧盟或日本,贸易战范围也将随之缩小。

日落条款限制放宽了

美墨昨天达成的双边贸易协定,与过去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之间的NAFTA,内容有许多不同,如将汽车零部件原产地为美、墨的比例提高、加强对美知识产权持有者的保护、取消某些反倾销案争议解决小组、新增劳工权益,及放宽日落条款限制。

美国白宫官员于宣布双边贸易协定后表示,加拿大将很快与美国进行贸易协定的讨论。

惟值得注意的是,面对美墨新的贸易协定排除加拿大,加拿大贸易部长已赴新加坡及泰国,希望争取与东协建立自贸区协定。

陆加可能签自贸协定

更有分析认为加拿大可能寻求与大陆签署贸易协定,如进展顺利,加拿大将成为第一个与北京当局签署自贸协定的西方国家。

显然尽管加拿大外交部长预定于美国时间28日抵达华盛顿,重新加入贸易协定的谈判,但川普倾向「双边」而非过去的「多边」贸易协定,已让加国感受到压力。

外界认为,这很可能为美国后续的贸易协定谈判,开启新的模式;与墨西哥的双边贸易协定,仅是美国「拉盟友」的起点,在川普搞定「邻居」后,也许就会把「盟友」目标指向欧盟或日本。毕竟NAFTA的生变,已经带给欧、日压力,例如在汽车方面,美国是进口大国,主要就来自于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和欧盟,欧、日也有可能为了这股压力,满足美国其他方面的要求。

另外,外媒也指出,当美国安顿好邻居、找好盟友时,全球贸易战的范围也将越缩越小。而台湾在其中,将难以避免受到影响,对此,经济部国贸局表示,由于这是外国情势发展,需要持续观察,国贸局将会密切注意未来情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