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银行业的年度业绩披露已接近尾声。

  尤其是前段时间,随着五大行业绩相继出炉,“日均赚27.6亿”的热榜话题引得不少人的关注。当然,在不少人佩服银行硬实力的同时,去年五大行约2.7万大幅度的减员也让不少从业人员惶恐不安。

  而之前,在国有四大行及国有股份制银行大多完成上市后,城商行、农商行也陆续走向资本市场。

  其中,城商行开始登陆资本市场始于2007年,并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先后掀起了两波上市潮。

  在城商行业绩这一块,截至2019年4月8日,据统计,在港股上市的12家城商行中,除锦州银行宣布延期发布年报外,其余11家城商行均已披露业绩年报。

  资产规模增速平稳

  2018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在增长速度、资产质量等方面分化较为明显。

  大型银行得益于庞大的资产规模和较高的行业话语权,发展承压相对较小,“赚钱能力”依旧亮眼。而部分地方性中小型银行机构则受到实体经济景气度下降的冲击,承受着较大的增长与转型压力。

  从整体业绩来看,城商行的资产规模均保持稳中求进,大多数呈现正向增长的态势,只有盛京和天津两家银行录得负增长。而徽商银行(03698-HK)资产规模由于贷款、垫款和投资的快速增长,一跃成为10家披露年报的城商行中资产规模最大的一家,同时也是净利润最高的一家。

  净利润分化明显

  近两年,受息差降低、“降费让利”和强监管等因素影响,部分城商行净利润出现了较大的增长压力,尤其在港股上市的城商行中尤为明显。

  从统计数据来看,11家城商行中,净利润下滑的城商行有4家。其中,盛京银行(02066-HK)、中原银行(01216-HK)、郑州银行(06196-HK)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过30%,中原银行同比下降39.4%,最为惨重。

  据中原银行年报数据显示,中原银行2018年税前利润29.75亿元,同比下降40.8%;实现净利润23.65亿元,同比降幅39.4%;归属股东净利润24.15亿元,同比降幅37.1%。

  对此,中原银行方面表示,主要原因是在2018年四季度,该行根据监管要求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贷款并足额计提拨备所致。

  另外,也有8家城商行净利润处于增长态势,但对比往年来看,增速较慢。除了徽商银行是两位数增长外,其他城商行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均是单位数增长。

  尽管不同城商行之间分化趋势明显,但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于不同城商行的业务结构和经营管理方面存在差异,由监管政策影响的程度不同,因此反应在盈利能力上会有所区别。

  不良率与拔备覆盖率“双升”

  2018年,监管层统一了对于不良的政策口径。

  要求在2018年6月30日之前,对属于银保监会直管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进行“一刀切”,将全部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计入不良;而属于地方银监局管理的地方法人银行则获得一定的缓冲期限,按各地实际情况,有些地方银行甚至可以延期到2019年达标。

  受此影响,在11家披露年报的港股上市城商行中,有9家在报告期内不良率上升,只有两家实现不良率微降。

  其中,重庆银行(01963-HK)、天津银行(01578-HK)、盛京银行(02066-HK)、哈尔滨银行(06138-HK)、江西银行(01916-HK)、九江银行(06190-HK)六家城商行不良率上升范围在0.01——0.37个百分点以内。中原银行、郑州银行、甘肃银行(02139-HK)3家银行不良率均较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以上,并超过2%。只有徽商银行和青岛银行(03866-HK)不良率较同期下降0.01个百分点。

  为了应对不良认定标准趋严带来的不良率“擡头”,并进一步防范由此可能产生的呆、坏账准备金,出于审慎经营的考虑,11家城商行中有5家大幅度提高了拨备覆盖率。

  大幅提高拨备覆盖率的5家银行包括重庆银行、天津银行、盛京银行、徽商银行、哈尔滨银行。其中,天津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250.37%,同比增加56.56个百分点,增幅为最大;徽商银行的拔备覆盖率最高,为302.22%。

  净利差增幅收窄

  作为传递银行系统效率的重要指标,净利差至关重要。

  简单来讲,净利差是生息率与付息率之间的差额。净利差越大,说明银行生息资产和计息负债的运营效率越高。

  2017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放缓、金融监管趋严,银行资产规模扩展的速度平稳下来,净利差一度收窄,行业利息收入的增长受到一定冲击,其中对股份行和城商行的影响最为明显。

  据统计,2018年这11家港股上市的城商行中,5家银行净利差呈现负增长。其中,甘肃银行的净利差为2.07%,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67个百分点。

  对于城商行来讲,受去杠杆因素影响,短期内寻找高增长点和低成本资金来源的可能性均较低,导致净利差的下滑。

  总结:

  目前,行业严监管已经成为常态,不少城商行在坚守自己主营业务的同时,也在纷纷抢滩消费金融领域,但在去杠杆、去通道的严监管政策和高企的市场利率下,获客、风控仍是城商行面临的难题所在。

  作者|冯雨瑶

  编辑|李雨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