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位於我國大陸南端,地處南嶺之南、南海之濱,是我國的南大門,省會爲廣州市。廣東古屬百越,秦平嶺南後開始納入華夏版圖,大部屬南海郡,廣東因唐時設嶺南東道,兩宋爲廣南東路而得名,明初正式設省,是我國建立較早的省份之一。

  經過兩千多年的移民與開發,廣東形成了獨特的嶺南文化,在語言、風俗等歷史文化方面均有獨特的風格,保留有許多古代特色,現在的廣東省已經成爲我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廣東自秦時納入華夏版圖,秦朝於此設郡縣,今廣東省境分屬南海、象郡、桂林三郡,大部屬南海郡,但省內僅設有四個縣,分別爲番禺、博羅、龍川及四會(一說有五個縣,除以上四縣外還有揭陽縣),四會縣爲廣東最古老的縣之一。

  四會市,位於廣東省中部偏西、珠江三角洲西北邊緣,現爲廣東省縣級市,由地級肇慶市代管。四會地處山區、平原相交地帶,全境形如豎立的桑葉,地勢爲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河流密佈,相傳四會之名就爲“四水會流”於此而得名。

  四會,古屬百越,秦平百越後於嶺南設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其中今廣東大部屬南海郡,四會就爲南海郡所轄四縣之一(一說桂林郡),是廣東最早的古縣之一,爲嶺南古邑。秦時之四會要比現在大得多,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現在廣東有二十一個地級市,而當時僅四個縣,當時一個縣面積能與現數個市相比較。今四會境內儘管河流密閉但較大的河流僅龍江、綏江兩條,但秦時四會縣面積廣大,“四水會流”之說還是有依據的。北宋時所著的《太平寰宇記》就有以下記載“四會者,東有古津水,南有湞江,西有建水,北有瀧江,四水俱臻,因以爲名”,但具體哪四條“水”由於時代久遠已無可考。

  四會縣置縣於公元前214年,有兩千二百多年的建縣史,秦末漢初屬南越國,漢武帝滅南越國後屬南海郡。四會盡管爲廣東最老的古縣之一,但歷史上並未設郡、州一級建制且面積越來越小,自漢至隋唐多隸屬於南海郡(隋時改稱廣州),北宋時改屬端州,北宋末端州升爲肇慶府,四會縣仍屬之。元朝肇慶府改爲肇慶路,明清時均爲肇慶府,四會縣就爲其轄地。

  建國後,四會縣隸屬多變也曾與廣寧縣兩次短暫合併,四會縣地先後屬西江專區、粵中行政區、高要專區、江門專區、肇慶專區、肇慶地區等。1988年,肇慶地區撤地設地級肇慶市,四會縣隸屬於之,1993年四會縣改爲縣級四會市,爲廣東省直轄,由肇慶市代管至今。現在,四會市總面積爲1166.3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50萬,是著名的“中國柑桔之鄉”“中國玉器之鄉”。

  本文由滄海桑田史海沉鉤原創,如果喜歡請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