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位于我国大陆南端,地处南岭之南、南海之滨,是我国的南大门,省会为广州市。广东古属百越,秦平岭南后开始纳入华夏版图,大部属南海郡,广东因唐时设岭南东道,两宋为广南东路而得名,明初正式设省,是我国建立较早的省份之一。

  经过两千多年的移民与开发,广东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在语言、风俗等历史文化方面均有独特的风格,保留有许多古代特色,现在的广东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广东自秦时纳入华夏版图,秦朝于此设郡县,今广东省境分属南海、象郡、桂林三郡,大部属南海郡,但省内仅设有四个县,分别为番禺、博罗、龙川及四会(一说有五个县,除以上四县外还有揭阳县),四会县为广东最古老的县之一。

  四会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珠江三角洲西北边缘,现为广东省县级市,由地级肇庆市代管。四会地处山区、平原相交地带,全境形如竖立的桑叶,地势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河流密布,相传四会之名就为“四水会流”于此而得名。

  四会,古属百越,秦平百越后于岭南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其中今广东大部属南海郡,四会就为南海郡所辖四县之一(一说桂林郡),是广东最早的古县之一,为岭南古邑。秦时之四会要比现在大得多,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现在广东有二十一个地级市,而当时仅四个县,当时一个县面积能与现数个市相比较。今四会境内尽管河流密闭但较大的河流仅龙江、绥江两条,但秦时四会县面积广大,“四水会流”之说还是有依据的。北宋时所著的《太平寰宇记》就有以下记载“四会者,东有古津水,南有浈江,西有建水,北有泷江,四水俱臻,因以为名”,但具体哪四条“水”由于时代久远已无可考。

  四会县置县于公元前214年,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建县史,秦末汉初属南越国,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属南海郡。四会尽管为广东最老的古县之一,但历史上并未设郡、州一级建制且面积越来越小,自汉至隋唐多隶属于南海郡(隋时改称广州),北宋时改属端州,北宋末端州升为肇庆府,四会县仍属之。元朝肇庆府改为肇庆路,明清时均为肇庆府,四会县就为其辖地。

  建国后,四会县隶属多变也曾与广宁县两次短暂合并,四会县地先后属西江专区、粤中行政区、高要专区、江门专区、肇庆专区、肇庆地区等。1988年,肇庆地区撤地设地级肇庆市,四会县隶属于之,1993年四会县改为县级四会市,为广东省直辖,由肇庆市代管至今。现在,四会市总面积为1166.3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50万,是著名的“中国柑桔之乡”“中国玉器之乡”。

  本文由沧海桑田史海沉钩原创,如果喜欢请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