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阻塞位居国人十大死因第七位,好发于年长者,主要致病原因与抽烟、空污等有害物质相关。台大医院内科部副主任王鹤健教授表示,肺阻塞患者每次发生急性恶化就犹如「肺中风」,不仅影响生活品质,更可能引发严重性呼吸衰竭,对肺功能和生命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一名烟龄超过三十年的老先生,长年深受频繁咳嗽及多痰的症状困扰,起初认为是长期吸烟所致,直至一次感冒,发现持续咳嗽有痰的情况超过三周仍未痊愈,甚至严重到起身走几步路便感到喘不过气,这才惊觉症状的严重性而前往就医。经由肺功能检测后发现,老先生的一秒吐气量(FEV1)仅达六十%,远低于八十%的指标,确诊为肺阻塞急性恶化,需立即住院治疗。所幸,在医师建议下,投以长效型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目前咳嗽、多痰及喘不过气的情况均已大幅缓解,肺功能亦获得改善。

王鹤健教授进一步指出,针对有急性恶化病史之患者,投以长效型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将有助改善患者生活品质并降低急性恶化的频率。一般而言,会建议严重肺功能障碍或急性恶化风险较高的患者优先使用长效型支气管扩张剂。且相较于传统支气管扩张剂,长效型支气管扩张剂作用时间更长,每日仅需使用一次也帮助提升患者的服药顺从性。

彰化基督教医院医疗长林庆雄医师表示,肺阻塞的药物治疗依给药途径可分为吸入型及口服药物,依据二○一七年肺阻塞临床照护指引建议,肺阻塞治疗不再以类固醇药物为优先考量。以稳定患者而言,在临床上以采用复方支气管扩张剂为治疗趋势,除了有效控制病情,也有助预防急性恶化发生导致反复住院。

林庆雄医疗长也提醒,除了规律服用药物外,肺阻塞患者应尽量避免处于空污、烟害、气温骤降的环境,以减少呼吸道感染机会,并确实施打流感疫苗预防肺炎,特别是曾发生过急性恶化的患者,应多加留意。

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理事长林孟志指出,民众普遍对于肺阻塞的警觉性低,容易将其常见的咳痰喘症状视为感冒、烟咳而延误确诊。即便接受治疗,许多患者会因症状好转就自行停药,潜在导致不可逆的肺功能下降、突发呼吸困难。控制急性恶化是治疗肺阻塞的重要目标,据美国研究指出,肺阻塞病患在第一次急性恶化住院后,有高达五成的病友在三点六年内死亡。呼吁民众应提高警觉,正视肺阻塞的危险性,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已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也应遵从医嘱持续用药,才能有效降低急性恶化发作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