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作者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抄袭。侵权必究!全网追踪】

  这涉及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古代文人的收入到底从何而来?诗人首先也是文人。

  一,润笔费。

  古代润笔费。最早源自于隋朝,《隋书郑译传》有一则故事:郑译为皇上拟诏书,有人戏称他“笔干子”,郑答:“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以后把稿费、书画酬金称为“润笔”。笔杆子也是这么来的。

  其实最有名的是汉武帝废后陈阿娇被贬至长门宫(冷宫),赠黄金千斤,求大文士司马相如代撰写名篇《长门赋》,一字千金啊。做为唐代最有名的诗仙,蜚声天下的李白,请他做首诗,自然不可能几杯酒的事。

  二,朋友赠与。

  看过“六神磊磊读金庸”写的唐朝诗人朋友圈,都知道那个圈子的庞大和人脉广阔。而古代文人最重要的一项生活资金来源就是自己无能为力赚钱,就靠朋友接济。送出一句“十年出不腐,自可持旌麾”的杜甫,在成都,就多靠高适的接济。而李白的朋友更是遍天下。一句不及汪伦赠我情。赠的不光是人情,还有礼情吧!

  三,政治押宝!

  这个就单独谈谈李白安史之乱后,李白为了实现自己所谓的政治抱负。押宝投靠永王李璘,结果事败被俘。但如果不失败的?李白岂不是一步登天?再有那么大名气的李白,投入到永王麾下。李璘无论如何也不会亏待他。金银珠宝少不了。

  四,联姻。

  这个其实没有确凿的说法。但在古代女子的嫁妆都是一笔丰厚的收入。我们看《金瓶梅》,西门庆就是凭借一次次结婚。而积累了庞大的财富。李白虽不是西门庆。但姻亲关系,也是他的一笔不错的收入。

  至于继承家业,给唐玄宗打工,这些都不会让我们的诗仙没有进益。尤其爱喝酒的李白,酒肉朋友一定多。爱喝酒的人脸皮都不薄,谁还好意思让他这名震天下的诗仙请客,没准酒请了,听他说艰难,还要资助一二。也只有好青年杜甫同学,才会将自己搞的那么狼狈。就像背逆的杜甫只能写尽人生的凄苦,拮据的李白,也肯定写不出他诗中的豪迈。

  【注:本文作者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抄袭。侵权必究!全网追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