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悲剧要看自我定位和理想实现的程度。

天赋条件不一样,对自己的要求也不同。不要用凡俗的立场去尝试体谅谪仙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对于人类需求有五大层次:生理、安全、归属与情感、尊重,最后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李白呢,人家天赋好,前四个不用考虑,都不是问题。吃香的喝辣的,搞暧昧的是公主,第一任老婆就是宰相孙女,后来撒泡尿拐个老婆不但是前宰相的孙女,还和武则天拐著弯是亲戚。他是剑圣裴旻的弟子,动手也不虚。真出了事,还能高呼老婆救命。走到哪里都有人哄,没事还可以耍个「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小脾气。

喝大酒、游山川、泡美妞、写诗篇,这些对于李白来说,就像常人拉屎放屁,有什么可满足的。

李白要满足的就只有一个——自我价值的实现。

简单点说,他的目标是什么,怎样才会让他觉得自己过得充实。

他的要求就一句:生前玩得好,潇洒如意;死后留汗青,万世景仰。

诗文里不难看出,他想过谢安一样的人生。

每一个人生节点,他都想追比谢安。

到了金陵,他「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

喝个花酒,他「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带妞出游,他「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还要「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为了追随偶像,他到了天姥山「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谢安出山42,李白40岁那年,被李隆基召入长安。他甚至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越来越像谢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没错,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帝师,是宰辅。

到了长安,到处跟人强调他要作谢安「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子平。」

这个时候,李白最大的困难就是他的自我定位和李隆基对他的定位偏差。

李白的自我定位当然就是谢安,立功立言立德,立下不世之功,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但李隆基为什么要养活这些诗人?

他要留下盛唐的诗篇特写,流传下青史以外的篇章。

这必须依靠文字的力量。

举个栗子,三国时期哪个妞最漂亮?

如果要投票,肯定是甄姬。就凭曹植说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李隆基希望这些诗人写出盛唐气象。

他希望看到的是欧阳詹「宝马雕弓金仆姑,龙骧虎视出皇都。扬鞭莫怪轻胡虏,曾在渔阳敌万夫。」

他希望看到的是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他希望看到的是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他希望看到的是岑参「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他希望看到的是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隆基希望的是诗人在保持正能量的同时,狂吹我巨唐如何吊打四夷,如何牛天下之大逼!

看看李白写的是什么:

「古来圣贤皆死尽,惟有饮者留其名。」「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他要玩,他人生苦短。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他各种花式送行小伙伴。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他挥洒才华,各种花式泡妞。

李隆基就纳了闷,感情我花钱是请了个大爷来显示自己牛逼?我让你写点诗文吹吹我如何圣明,夸夸咱巨唐如何豪横,怎么就这么难?

所以李隆基给了他一笔遣散费,让他自己外边去浪。

这个时候,大概李白也想起了自己来长安的目的,找到了韦子春帮自己美言几句「谢公不徒然,起来为苍生。」我可是谢安,有机会记到找我。

他还找到了李隆基身边的常侍御「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相信哥,是谢安!

李白只能收拾东西,一步到位走到谢安都没能走到的终点——归隐田园「尝高谢太傅,携妓东山门。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余亦爱此人,丹霄冀飞翻。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

路过梁园喝大酒,李白又扯到了自己的抱负「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

喝大了出门撒尿还在墙上乱涂乱画「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终于,安史之乱,永王李璘三上庐山,用诸葛亮的待遇请下了这位谪仙。「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靖胡沙。」

小伙子,你找对了人,我这就让你知道我的牛逼。

洛下书生咏新亭退兵,谈笑若定击破前秦,安史之乱算什么,看我喝著大酒泡著妞帮你搞掂……

可惜李白玩脱了……

一年之后,李璘兵败,这位追比谢安的当时谪仙被流放夜郎。再一打听当年的朋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比自己好不了多少。李白只能高呼老婆救命。

从寻阳到白帝城,他磨磨蹭蹭走了两年,终于在一天早上收到了宗夫人的好消息,等不及就要「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送宗夫人上庐山之后,李白又重游五松山「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灵异可并迹,澹然与世闲。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

他认命了。

一年后,谪仙在当涂归位。

在旁人看来或许觉得他够爽了。

但在他自己看来,自己这辈子活了个寂寞,光在喝酒吹牛打屁,想追求的连鸡毛都没能实现。这能不是悲剧?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你我连李白的万分之一都没达到,有啥资格可怜他?

譬如马云亏了几十亿,你会去可怜他?你有资格可怜他?


李白求的仕不是所谓的功名利禄, 他说过 「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鲁连是鲁仲连,战国时代的高士,在赵国被秦国包围时,挺身而出,鼓舞赵士气,秦将为此退居五十里,适逢信陵君夺晋鄙军来救赵,打退了秦军。事后赵相以千金酬谢鲁,鲁拒之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既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李白钦佩他的不慕荣利,视之为榜样,李白诗中也多次提鲁,曾以鲁连自比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同人。」他希望建立一番功业,但有认为追求名利很可耻。所以他的理想看似是做宰相为帝王之师, 实则是想立下治国平天下的功业后飘然而去...简单的说他想做活雷锋...

当然 他并不是治国的料,

玄宗欣赏的李白的才华,让他做翰林待诏,他却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既然没有做雷锋的机会, 既然互相看不顺眼了,拿钱走人不悲剧吧, 算是好聚好散~


按照题目回答:我觉得李白的人生不是悲剧。

他一生怀赤子之心,只有这个心才能把诗发挥好。如果他真当了一个宰相,也许是一个平庸的宰相,但一定会少那些传奇的诗句。

千载遗踪寄薜萝,沛中乡里旧山河。

长陵亦是闲丘陇,异日谁知与仲多

宰相多入牛毛,李白这样的诗人只有一个。

王国维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从主观和客观上划分,应该是一个综合体。

当然从李白的角度,没有到达『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他是失败的。但他同时代的人都不这样认为。

比如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如今之人,谁又会觉得李白是一个悲剧呢。

生活的方式千千万万,何必那一种。如果在发达的现在,李白做一个职业规划,很快找到自己适合的。


如果把我代入到李白的人生,我肯定觉得他是失败的,不然也不会到老还要去参军。

但如果我抛开李白的理想,去考虑他的成就,他其实很棒了。

我们常常能听到身边的人说谁谁谁过的怎么样,但开不开心只有他自己知道。


可能当宰相是李白一生的梦想 可又像大多数人的梦想一样没能实现 但李白还是凭借自己的才气成了让所有后人都能记住的大诗人 从这一点看李白就能好过大部分人了


:对于李白个人而言,,无论是否当宰相,他的人生都注定是个悲剧,因为他的报复和理想注定不会实现。

对于我们而言,只有李白不当宰相, 不为皇帝师,他才会是那个为我们熟知的李白。

那么,他的理想是什么呢?

在他青年时的作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他是这样说的:「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

也就是说:自己愿竭尽所能,辅助皇帝,治理天下,使天下大同。完成大业后,就学范蠡和张良,弃官归隐。

这个理想贯穿了他的一生。

他在 给韩荆州写的求职自荐信中说自己「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他在任职翰林待招时写的诗《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中,有这么两句「待吴尽节报明主,然后香携握白云」,也体现了这种「功成名遂身退」的思想。

可李白的政治才华是否茹他自己所说,「力抵卿香」,撑得起他的政治报复呢?

从现存的史料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

我们知道,李白因为玄宗只把他当弄臣而苦闷,最终被玄宗赐金放还。

那么,在他离玄宗、离大唐政权最近的时候,他是否向皇帝题出过什么治国之策以推荐自己呢?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

也许他有做过努力,但玄宗晚年已经昏聩,对他的见解不以为然,所以彻底失望的李白才会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

如果这时候,我们还没有证据,给李白下「不懂政治」的定论,那么,再来看看安史之乱时,李白的错误战队,就明白了:

安史之乱时,手握重兵的永王李璘请李白出山,做他的门客,剿灭安史叛军。

李白以为他这匹千里马终于遇上了伯乐,于是不顾妻子阻拦,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永王的军队。

同一时间,唐肃宗李亨未征得玄宗同意,便在灵武继位,并尊玄宗为太上皇。

继位不久的李亨,对于自己这个手握冰泉的弟弟自然十分忌惮。

所以,安史之乱评定后,肃宗便腾出手来,给永王扣上了谋反的帽子。

作为永王幕僚的李白,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叛军。

幸有大将郭子仪求情,妻子宗氏为他东奔西走,李太白才捡回了一条命。

我不敢说李白完全不懂政治,但他一定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他自比毛遂,可如果毛遂和他处境相同,是否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呢?答案是否定的。

优秀的政治家要会分析十局、高瞻远瞩,可李白不会,他只有满腔热血和超脱现实的浪漫。

他无法实现理想,就注定了他一生的不得志。

假使皇帝任用他为宰相,恐怕也改变不了他郁郁不得志的心境。

不难想像以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小脾气,会得罪官场多少人。

不懂察言观色的李白,还是免不了因得罪人而被算计的命运。

虽说「力士脱靴」的故事并未被官方证实,但人们能写出这样的故事,反应的却是李白深入人心的洒脱形象。

假如他因为官场的污浊愤然离去,他的理想便宣告破产;

假如他顺应大流,忘记初心,和权贵们同流合污,那么,他还是那个贺知章不惜为之金龟换酒的谪仙人吗?

如果在给李白一次从新来过的机会,我相信,他仍然会是我们心中那个李谪仙,那个一辈子洒脱飘逸的李谪仙。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大鹏奋飞震八方,终究是余力不济折翼而亡,他知道自己将得到「千秋万岁名」,他知道自己这只大鹏的余风可以激荡万世,这就够了。

他希望能有人为他「这只余力不寄的大鹏」而哭,就像孔子听说鲁哀公射杀麒麟时那样的悲泣。

不知他在天有灵,是否看到了、听到了,数以万计的人们为他的经历扼腕叹息,却心存敬意。

白居易说:「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李白的一生,是充满遗憾的一生。

但因为他坦率直言、纵情山水的真性情,却使他的的人生远离了无异议的悔恨,并散发出恒久的光辉。


不是

毕竟有几个人一生中能有一年多在万人之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