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好时光Fe的福,跟大家一起包场看了这部期待已久的电影

很难得有德语电影又是令我感兴趣的题材,知道要上映,当然是手刀订票^o^

这部电影讲述一位年过八旬的奥运马拉松金牌选手,不耐养老院千篇一律的活动和死气沈沈的氛围。决定提起跑鞋和当年的黄金拍档教练(老婆)一起重新开始训练,为了几周后的柏林马拉松。

从一开始没人看好,连太太都劝他别闹了。全养老院讪笑,教养院员工阻挡,认为他这样很危险,甚至认为他有心理疾病。到有人发现他过去的丰功伟业。勾起老先生老太太们的青春回忆,纷纷开始帮他加油。但这个时候考验才正要开始......。

http://l10l010l3322l1.photos.atmovies.com.tw:8080/film/2013/B/fbde52320968/photo/fx_fbde52320968_0003.jpg

(剧照:开眼电影)

男主角(Paul)被设定成1956年的奥运马拉松冠军,在当代的青年心目中是英雄般的存在。当时是德国二战后最艰难的时刻,他的夺冠就代表希望。

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刻查询是不是真的有这号人物。(认真),结果1956年的冠军是来自法国的Alain Mimoun爷爷。这位身经百战的选手,在1999年被法国体育杂志Athlétisme选为20世纪的法国运动员代表。战时发现自己的长跑天赋,中间一度因为战争中断。战后,他参加长跑社团,在艰困的生活中训练,其间获得各种不同奖项。而他在1956年夺冠后,就积极奔走于建立国家级训练中心,为法国的田径争取更好的环境。一直到51岁还能有2:34:36.2这般鬼神级的成绩。(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剧照:开眼电影)

 

多年没跑步的Paul,就算是前世界冠军也是从零开始重新练习。跟教练说的三天没练等于一个礼拜没练,一个礼拜没练就等于一个月没练。更不用说年事已高的主角了,一开始气喘吁吁感觉真的快往生了,制定训练计划。从跑步、重训到营养补给,一步一步跟著主角感觉自己也跟著一起练习成长了,很想赶快出去跑一圈。后来慢慢地越跑越远了,养老院练习的时候观众也越来越多。甚至还跟小伙子来一场忘年友谊赛。很多跑者应该都能对Paul的练跑过程感同身受。

(剧照:开眼电影)

除了跑步之外,这部电影也同时探讨了新形态的社会造成老人安养的问题。Paul的女儿是一位空姐,未婚。因为无暇照顾双亲,妈妈身体也不好的状态下,把双亲接到安养院。安养院的环境乍看之下很好,应有尽有。但每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禁让老人家觉得自己是来等死的吗?女儿也跟爸爸抱怨自己需要自己的生活空间,不能总是这样。高龄化社会的老年照顾安养已经是各个先进国家都必须面临的挑战,在欧洲以高福利著称的国家更是如此,光老人院的德文单字就好几种,针对不同需求(医疗、生活社交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划,而如何能做得更好也是一再讨论的话题,也很值得迈入老年化社会的台湾思考。

很难得能在台湾看到德国电影上映,就算有,放映的期间也不长。看电影前就很兴奋的跟德国朋友哈先生说我要去看这部电影。他告诉我,这位演员Dieter Hallervorden非常有名,他也很喜欢。这部电影是他睽违多年再度担任主角。同时也推荐了他今年的新作品,脑海甜蜜蜜(暂译),关于一个老兽医得到阿兹海默症,跟孙女一起去各地旅游的故事,希望也能赶快在台湾看到

 

(台北市电影委员会)

总之,推荐大家去电影院观看这部笑泪交织,又别具思考意义的电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