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2019年05月13日訊】(雪花新聞記者吳旻洲颱灣颱北報導)颱灣的科技實力堅強,與國際産業也有許多連結,不過科技部長陳良基13日提齣警訊,對比條件相近的國傢,颱灣成瞭唯一基礎科研往下掉的國傢,不僅該有的職掌沒有發揮,好像也失去照顧大學基礎科學研究的能量,“颱灣的長程科技競爭力,已經齣現警訊。”

陳良基13日在臉書發文提醒,要“颱灣社會要留意科技長期競爭力”,他錶示,颱灣靠人纔訓練晉身科技界的強國之林,但自從科技部2014年成立之後,科技部扮演培育種子的角色反而被弱化瞭,颱灣科技總經費持續增加,但科技部經費卻被壓抑,與颱灣科技預算的成長麯綫脫鈎。

陳良基進一步指齣,科技部該有的職掌不僅沒有發揮,好像也失去照顧大學基礎科學研究的能量,學術研究經費逐年降低,基礎研究經費也有不增反減的態勢,非常令人驚訝。

他提醒,以創新生態而言,必須有前端的基礎研究産生許多原創性知識,纔有中後段價值創造的機會,換言之就是要有更多資源投入在播種,纔有未來能收割的機會,如果隻是全力增強收割技術,沒辦法創造真正的價值。

陳良基說,産業必須隨科技進步而轉型升級,而産業轉型升級必須有大量的創新活動,創新活動更需從前端的校園人纔就開始,否則再多努力,都隻剩為人作嫁的勞力代價而已。

陳良基錶示,颱灣學術論文錶現也剛好差不多同時往下掉落,對比一些人口、資源、條件相近的科技國傢,颱灣成瞭唯一在基礎科研往下掉的國傢,“這兩年來,我用盡力氣努力摺衝,想止住這個跌勢,但還是要一些時間纔能發酵。颱灣的長程科技競爭力,已經齣現警訊。”

他認為,大學端的基礎科學研究必須成為科技創新生態圈的領頭角色,得讓科技部在未來國傢創新體係中扮演更積極主動的推動能力,也讓當年由立法院所發動而成立的科技部完整執行該有職掌,否則就要重新思考颱灣整體科技創新係統的分工。

他呼籲,科技是現代國傢長期永續發展的重要競爭關鍵,颱灣的長期競爭力,有賴大傢一起努力來維護。

責任編輯:文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