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這幾天將整理一下今年度看的所有華語片與大家分享。首先是紀錄片的部分。

今年看的華語紀錄片不多,總共八部,兩部在今年片單強勁的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中亮相、三部在台北電影節欣賞,一部在金馬影展觀看,一部在新竹市兒童影展觀影,另一部則是院線上映時進場。

個人最喜歡中國導演趙亮的《悲兮魔獸》,此片是唯一入圍威尼斯主競賽的亞洲電影,也是首部亞洲紀錄片能入圍威尼斯主競賽。另外,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得主《日曜日式散步者》以及頗受好評的《日常對話》都是個人極為推薦的作品。

以下短評依照喜好排序:
 
【紀錄片】
 
《悲兮魔獸》Behemoth
 
全片無任何一句對白,除了攝影傑出以外,裡頭的聲音表現也是一絕,《悲兮魔獸》去除對白,雜揉了內蒙古音樂和吟唱風格,後半段工地裡更加入了嘈雜、刺耳的音效與現場工地噪音成功融為一體,觀者不僅受到紅通通的熔岩帶來的視覺震撼,更在複合的聲音設計裡感到巨大心理壓力。

敘事上導演找到了但丁《神曲》為主軸,時常揹著一面黑框鏡子的農民工成為嚮導維吉爾(古羅馬詩人Virgil),帶領觀者穿梭地獄、煉獄和天堂三界的現實世界裡。
前半段貼近環境紀錄片的主題,鏡頭對向羊群棲息的草原,旁邊緊鄰著開採煤礦的挖土區,當羊群從堆的像山坡的土丘上成群往僅有的草原移動,這景象註定成為「中國式奇觀」,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一大諷刺。

後半段將鏡頭轉向農民工身上,純樸的臉龐被煤礦染上一抹黑、一抹白,手上無數個水泡與結痂都是辛苦勞動的結晶,然而,換來的卻是肺塵病(又稱黑肺症或矽肺病)。這些農民工只能拿著白布條靜坐抗議,臉上讀不出來是憤怒還是悲傷,結果呢?影片裡沒有給答案,現實生活中也沒有答案。

今年最喜愛的華語紀錄片。與其把它定位為紀錄片,不如說是個精緻的當代藝術影像作品。
 

長評:http://0rz.tw/97w7q
 
--
 
《日曜日式散步者》Le Moulin
 
這部片最特別的是呈現方法。影像美學上的運用,沿襲了「風車詩社」風格,影片在現實與超現實之間游移,歷史畫面、照片與詩人們日常生活的再次演繹相互交叉,景框歪斜、倒帶式的畫面處理,這些都企圖在形式上突破傳統紀錄片呈現方法。

除此之外,音像,也就是聲音表現也有獨到之處。不只配樂下的時機或是旋律的寫法讓人感到與眾不同,就連自然音(例如腳踏車運轉聲)的運用導演也刻意延伸,在幕與幕間不間斷的響起,甚至聲音忽小忽大轉變。

導演有意在聲音與影像上的呈現與主題「風車詩社」的風格融合,正如片中超現實主義的啟發者達達主義所主張,推翻一切傳統的表現形式,打亂人的思維表達方式,以非理性對抗傳統價值體系。

影像作品,不需要既定的框架束縛,《日曜日式散步者》證明了這一點。

 

長評:http://0rz.tw/nmedq
 
--
 
《日常對話》Small Talk
 
《日常對話》無意揮揚彩虹旗提倡同性平權,而是一段「反常」的母親與女兒之間的「失語」,透過回憶的重訪和理解,慢慢連接起通訊的橋樑。

結尾那場餐桌上的母女對談絕對不只是戲劇性的猛然一擊,更是母女間那看似微不足道卻彌足珍貴的「日常對話」開始。

極為欣賞這部片的剪接以及畫面構圖,以紀錄片之姿入圍金馬獎最佳剪輯,名副其實。

--
 
《大路朝天》The Road
 
基本上題材張力十足,近距離跟拍讓事件本身說話就足以令人驚嘆。但是不理解拆做四個章回有什麼特別意義?導演在處理類似議題的功力依舊比不上同性質
的周浩。

不過結尾處理的非常有趣,也讓這部紀錄片的好感度提升不少。
 
--
 
《翡翠之城》City of Jade
 
與趙德胤上一部紀錄片《挖玉石的人》相比,《挖》較為旁觀、冷靜,《翡翠之城》更像是一部私電影。大哥那不習慣鏡頭的彆扭模樣,與時不時利用詩句表達他多年離家的心境,都讓這部片多了一份柔性觸感。

有趣的是,《翡》找來林強相助,片中充滿趙德胤過往作品從未有過的民族樂曲,利用聽覺和片中描述的挖玉石工人階級形成對比,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得主絕對實至名歸。

長文:http://0rz.tw/NlzBZ
 

--
 
《我們的那時此刻》The Moment
 
儘管拍了小人物(喜愛桂綸鎂的影迷、女工、三位退役軍校學生)、拍了影史(非常斷代)、拍了金馬獎歷程(有些片面),又加入了自己對於許多社會事件的立場,顯得有些混亂以及無法深入論述、介紹任何一個部分,但以一部回顧金馬獎和台灣影史的紀錄片來說,楊力州的確做到了他的「那時.此刻」。

特別喜歡《搭錯車》中強制拆屋的畫面和大埔事件張藥房被偷襲拆除相互輝映的時刻,這個四個時空的混剪(電影內《搭錯車》裡70、80年代經濟起飛社會轉型時期 & 電影《搭錯車》上映的1983年 vs. 《我們的那時此刻》裡2013年張藥房被強拆 & 2016《我們的那時此刻》上映)一口氣跨越了40年,但剪在一起的畫面如同雙胞胎般的相似,在相互對話中真的做到了「那時」與「此刻」,可說是本片的神來一筆。

長文:http://0rz.tw/glAvg
 
--
 
《德昂》TA'ANG
 
佩服王兵在形式上的處理。整整兩個半小時跟隨著德昂族難民顛沛流離,攝影機就像是無所不在的一雙眼將難民的苦難一五一十記錄下來。但除此之外,整部片沒有提供什麼樣的
觀點,難免令人失望。

看片之前就能大概想像中緬邊境的難民生活有多困頓,必須無時無刻擔心戰火波及,看完片後也就符合這想像罷了,這部片賣的就屬兩個字「真實」,寫實地記錄德昂族們逃難的任何片刻,然後再大塊大塊地組合而成兩個半小時的影像。

個人認為紀錄片如果只是「紀實」,便有些可惜,更該利用真實提供觀點,可惜我只在《德昂》看到了紀實,卻少見觀點,亦或是觀影時精神不濟,看不透片中承載的訊息。
 
--
 
《少年滋味》The Taste of Youth
 
實在不知如何表達我對這部片的失望,特別是出自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音樂人生》的導演張經緯之手。

此片從破世界紀錄的萬人音樂會合唱開啟,過程跟拍九名愛音樂的香港青少年,每個人自述對於未來生活的想像與現今生活狀態的自白。

可能選取九位青少年數量實在過多,看完片能留在腦海中的沒幾位,九位拍攝對象一晃眼即過,不僅重點沒提煉出來,連有意思的幾位人物也因篇幅關係無法深談,整部片有廣度卻無深度,實在可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