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一直默默收到有些童鞋的私信提問,既有畢業不久,初涉質量的新人,也有一些在職場中謀求轉型的夥伴,大多是對於未來的前景和方向不甚明瞭。筆者不才,在這方面有一些小小的體會,也借著知乎和大家分享,如果能夠幫到一些童鞋,那字就不算白碼啦~

自我介紹一下,筆者從事質量行業大概有七年,不算太長,也不算太短,期間經歷了種種的困惑,迷茫,到現在開始有一些比較明確的方向,希望自己能夠努力達成吧~

畢業至今在兩家公司任職,其中一家是國內某著名OEM,另一家則是初創型的新能源企業,擔任過的工作既有量產前的開發測試質量,也有量產後的售後質量,算是從前到後都接觸過。大凡談到質量,總是會講究一些分析問題的魚骨圖,人機料法環等工具,今天不想寫這方面,純當做心理入門吧哈哈。

回溯一下舊時光,當我第一次跨進OEM的大門時,還是11年的畢業季,出生機械的我並沒有特別接觸過汽車,便機緣巧合下以質量工程師作為了職場的起點。在第一次壓力危機之前,我的自我標籤是能夠輕鬆應付面試,懂得職場禮儀,並且上進好學的合格新人。

我會禮善地對待所有的同事,在合適的時機提出疑問,增長自己的業務知識;會彬彬有禮的回復郵件,兢兢業業地每天發送最新的問題狀態;會協調資源去完成一項我認為應該要做的任務。。。

然而確實還不夠,第一次項目會議Review,被PM一頓劈頭蓋臉的罵:你是質量嗎?這麼明顯的漏洞看不出來嗎?。。。當時我是有些懵逼的,畢竟是第一次做項目,而且看起來似乎錯也並不在我,而更加在於零件設計工程師。

冷靜下來反思之後,得到了進階法則1:質量工程師不是質量協調。

在這裡務必談一下業內質量工程師的一些通用職責:

  • 通用職責1:問題分析與責任歸屬判定
  • 通用職責2:問題狀態跟蹤與反饋
  • 通用職責3:項目管理與協調

這樣解釋可能比較抽象,打個比方:如果說項目組是一支足球隊,PM是球隊老闆,質量工程師(某些情況下會冠以質量經理的title)則是球隊的教練。翻譯一下就是:

  • 職責1:在球隊進攻、防守不利時分鍋,找到需要改進的球員
  • 職責2:持續監督問題球員的改進過程,並觀察球隊整體表現
  • 職責3:在出現更衣室打架事件時要迅速調解;球員消極怠工時要集中訓練

後來一些年,我其實有些感謝當初罵我的那位PM,因為在此之前我真的不懂什麼是追問,什麼是challenge。如果質量工程師只是一味接收和認可其他人員的反饋,那被罵幾乎是必然的。

原因在於:

  1. 整車製造或檢測中的問題,很多既涉及軟體,又涉及硬體,還會有一些其他對手件,因此,當碰到問題需要分析時,往往需要團隊成員各自貢獻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2. 由於專業和經驗上的不對等,會造成某些信息來源,實際上是錯誤的
  3. 成熟OEM的分工已經非常細緻,而問題的責任歸屬者一旦認定,可能會承受來自項目可小可大的壓力,因此,個人或部門立場不同,決定了某些信息可能並不會被輕易的挖掘出來。

此時,作為問題裁判的質量工程師,如果傻傻的聽信某一方或幾方的意見,要麼會使分析誤入歧途,浪費資源,要麼被弄得暈頭轉向,不知從何下手。

需要做什麼呢?對於剛入門的工程師來說,一方面儘快熟悉整車結構,功能設計,這是為了讓自己形成問題分析的基礎思路;另一方面,需要時刻提醒自己,至少在內心要多問幾個why:

  • 為什麼原因是1而不是2?
  • 如果問題的原因是1,那麼按演繹法推導出的結果有哪些?和問題癥狀表現一致嗎?
  • 有橫向對比嗎?
  • 有沒有可能是原因3?
  • 如果原因1解決了,問題能夠馬上得到解決嗎?

質疑,是質量工程師入門的必修課。有邏輯有依據的質疑,是成熟質量工程師的表現。

未完待續。。。(太困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