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会画画的导演,可能很多人会联想到「漫画家兼职导演」的徐克,或者风格化电影艺术大师张艺谋,亦或是曾任过话剧团舞美的宁浩,美工师上位的冯小刚

徐克的分镜头手稿

无论你想到了谁,但不得不承认,目前导演的绘画技能并不是必需品,大部分导演的故事板或概念图往往并非出自本人之手。

但今天我却想罗列一些本身拥有绘画天赋的外国导演,通过展示一些他们本人的手绘图来谈谈绘画对于导演把控视觉与艺术视野的重要性。


其实很多外国导演的绘画经历并不被大家所知,比如拍摄《心灵捕手》的美国独立电影旗帜性人物格斯·范·桑特(Gus Van Sant)在成为导演之前曾是绘画专业的学生;年少时喜欢流浪的好莱坞传奇电影导演,凭借处女作《马尔他之鹰》开启「黑色电影」大门的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曾孤身前往伦敦和巴黎学习绘画素描。

由于人数较多,下面我们仅列出一些因为绘画经历或技能对从影工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导演,或许看完后,你会发现到他们更艺术家的一面。

我们开始吧~

1、弗里兹·朗(Fritz Lang)

科幻电影《大都会》的缔造者,擅长德国表现主义布景设计的知名导演弗里兹·朗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建筑商家庭,父亲经营一家建筑公司,但朗也从小喜欢绘画,少年曾在维也纳学习艺术和建筑,并拒绝承袭父亲建筑师的职业。在走入电影行业之前,朗周游世界,先后在慕尼黑、巴黎继续学习绘画艺术,最终在巴黎定居专职做画家和设计师。

Deutsche Kinemathek为《大都会》绘制的概念图及弗里兹·朗本人的自画像

2、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

和弗里兹·朗同样喜爱德国表现主义风格的希区柯克虽然不是职业的画家,但在伦敦大学进修过艺术课程的他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或者美工师。从电影字幕设计员、编剧、美术设计、导演、剪辑师,他基本参与过剧组所有主创职业的工作。希区柯克也是最擅长运用故事板来把控电影拍摄的导演。巧合的是,同样在「蒙太奇」颇有建树的希区柯克与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都具有美工师和导演的双重身份。

希区柯克的故事板手稿

3、大卫·林奇(David Lynch)

要论被绘画影响最深的导演,那非当代美国非主流电影大师大卫·林奇莫属。

1963年,林奇进入华盛顿特区的科科伦艺术学院,师从表现派画家奥斯卡·科科施卡,并赴欧洲进行短期的留学。1966年,大卫·林奇回到费城,进入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就读,并开始尝试制作影片。1968年,他甚至在拍完短片《字母》后短暂地离开电影界继续专注于美术学业。这些绘画经历让林奇的电影都蒙上了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品格,且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游走。

大卫·林奇的电影常常从他自己随手创作的手稿里汲取灵感

4、吉尔莫·德尔·托罗(Guillermo Del Toro)

除了传统绘画,喜爱用画笔记录和涂鸦概念的导演也不少,比如大名鼎鼎的「怪兽爱好者」,也是《潘神的迷宫》《水形物语》的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

他对于怪物的喜爱是从小就种下「种子」的。小时候,吉尔莫的保姆经常给他讲恐怖故事消磨时光,这让他从小就表现出对怪力乱神和幽深地狱的向往。四岁那年,吉尔莫·德尔·托罗要在棺材里睡觉,这吓坏了虔诚的父母,他们认为「这是一个被魔鬼眷顾的孩子」,为此还在圣诞节隆重地举办驱魔仪式。在随后的幼年时期里,吉尔莫·德尔·托罗接触了很多边缘文化,比如日本特摄片、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等等,甚至打造了专门收藏怪物元素的「鬼怪屋」。

吉尔莫·德尔·托罗为《潘神的迷宫》绘制的视觉手稿

吉尔莫·德尔·托罗为《地狱男爵2:黄金军团》绘制的视觉手稿

5、特瑞·吉列姆(Terry Gilliam)

奇幻黑色喜剧《格林兄弟》的导演特瑞·吉列姆从小就展露了绘画天分。大学毕业后,他在哈维·库兹曼办的杂志《Help!》中从事了三年的写作设计绘画工作。以下是他为科幻电影《妙想天开》绘制的故事板。

他在影片中追求的极致想像力强烈的色彩对比,或许正是受到了自身绘画风格的影响。

特瑞·吉列姆为《妙想天开》绘制的故事板

6、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

在绘画想像力和表现力上登峰造极的导演当属雷德利·斯科特,他在科幻电影《异形》系列上绘制了许多概念性的故事板。当然《银翼杀手》是斯科特更为经典的作品,里面有赛得·米德(Syd Mead)为这个未来反乌托邦世界创作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设计,也有斯科特的御用场景画师舍曼·拉比(Sherman Labby)为该片绘制的精细故事板。但他们都声称在创作前收到了斯科特提供的许多具有发展潜力的粗略故事板草图,他们亲切地称之为「雷德利图」

7、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

《异形》系列第二部的导演职位同样交给了绘画能力出色且对科幻电影情有独钟的詹姆斯·卡梅隆。卡梅隆导演无疑走在了视觉与技术的前沿,无论是《终结者》还是《阿凡达》,他都充分调动了故事板艺术家、概念艺术家、灯光专家、音效专家等成员的合作与创作力,自己本身也不局限于导演的工作范围限定,在多个职位工作范畴中游走。对了,《泰坦尼克号》 里杰克为露丝画的裸体素描也是卡梅隆的画作之一。

卡梅隆为《终结者》和《异形2》创作的绘画作品

卡梅隆为《异形2》绘制的设计手稿

8、蒂姆·波顿(Tim Burton)

如果你要评判绘画能力的专业程度,那蒂姆·波顿绝对是导演中的佼佼者。他的童年经历是激发他创造出诸如《剪刀手爱德华》等作品里带著黑暗忧郁气息却内心善良的怪人角色的原因。

波顿生长在美国郊外一个普通却怪异的家庭中。幼年时,他的房间被父母莫名地钉上了很多木板,只剩下两条细缝让他看外面的世界。从小没有朋友,学习成绩也不好,他不务正业,偏偏喜欢画画和看电影。从加利福尼亚州艺术学院毕业后,他成为了迪士尼的一名动画师,并指导了《文森特》《小科学怪人》等动画短片。他的作品总是带有绘画般的奇幻色彩,在恐怖的外表下描绘哥特世界的怪诞与活力

蒂姆·波顿设计的红桃皇后与剪刀手爱德华的人物草图

9、凯瑟琳·毕格罗(Kathryn Bigelow)

说了那么多男导演,其实导演里的画家也不乏女性的角色。比如凭借《拆弹部队》暂获奥斯卡的导演凯瑟琳·毕格罗从小热爱绘画骑马,在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时就有相当的绘画天赋,且曾在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了两年。而他的前夫也是大名鼎鼎且想像力丰富的「画家」——詹姆斯·卡梅隆。

凯瑟琳·毕格罗的画作(右图为《猎杀本拉登》女主画像)

10、黑泽明(Akira Kurosawa)

而要论将视觉艺术与故事架构融于一体的集大成者,那黑泽明永远是值得被反复提及的伟大艺术家。黑泽明不是一开始就志向当导演的。黑泽明年轻时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画家。1928年,18岁的黑泽明报考美术大学落榜,但其静物画入选日本著名美术家团体「二科会」的美展。翌年,他跻身日本无产阶级美术家同盟,师从漫画家白土三平之父冈本唐贵,学习西洋画。他喜欢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文艺复兴时的绘画和雕刻,受梵谷、塞尚等画家影响。即使后来因为部分经济原因走上电影艺术家之路,但他的一生却一直坚持著绘画,并用成百上千幅电影分镜画及概念图表达著内心的电影世界。

黑泽明的电影充满了美术性,晚年的《影武者》将色彩、光影、绘画的创意和构图运用到极致,几乎达到了一帧镜头一幅画的地步。

黑泽明为《影武者》和《乱》绘制的气氛图

11、北野武(Kitano Takeshi)

曾被誉为黑泽明「真正的后人」的鬼才导演北野武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 「画痴」,他的《菊次郎的夏天》《花火》在成为经典的同时,他亲自为电影创作的前卫画作也成为了上乘的艺术品。当然,著名导演及动作影星史泰龙(Sylvester Stallone)也喜欢当代艺术,在演艺生涯前曾学习美术且已经在瑞士、迈阿密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但他较少直接为电影绘制作品。

电影《阿基里斯与龟》里北野武的「自导自演自画」

虽然现在电影的视觉方式呈现是一个大型团队合作的结果,越来越多的团队依赖故事板画师,或者都有自己的概念设计小组,但导演并不意味著就可以完全放弃画笔上的技能。因为电影是以视觉为媒介来表达的艺术,如果导演本身就具备整部影片架构的艺术视野的话,并能够通过画笔真实主动地表达出来,那对于电影的视觉创作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你能想像导演直接用自己的手绘图同时为演员动作、机位、场景、服装、道具、特效等环节提供准确参考的情形吗,这无疑让导演真正成为了视觉的魔术师,运筹帷幄间把控著呈现在观众眼前的一切。

最后,我们也可以从电影美术的角度得到一些启示。作为本身就具备一定绘图技巧的电影美术师来说,对于绘图及绘画能力上的追求已远远不能满足对一个合格电影设计者的要求,电影史电影技术基础摄影这些导演领域的技能课程或许是你精进途中的必经之路。


欢迎关注我的知乎专栏《筑·影·时代》 电影和建筑的跨界日记,不定期更新本人关于建筑专业跨界电影行业的学习经历、见闻和感想。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电影建筑师 公众号ID:set-arch-designer 专注影视布景设计研究的建筑人平台,用最建筑的视角探索与分享影视美术相关知识,定期推送建筑相关专业背景的电影人动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