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实达集团(600734.SH)称存在“17实达债”违约风险,目前公司流动性资金紧张。

  近日,福建实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实达集团”)“17实达债”被爆未能及时兑付回售债券,不但被债券持有人司法冻结公司部分银行账户,控股股东所持股份亦被冻结。

  4月4日,实达集团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发行在外的“17实达债”客观存在违约风险,因此存在“17实达债”债券其他持有人也提起诉讼并对公司财产进行司法冻结的风险。

  实达集团发布风险提示公告

  风险提示公告还称,因受金融机构收贷影响,目前公司存在流动性资金紧张的情形。

  随后,小债(ID:bondreview)致电实达集团,电话一直占线未能接通。

  1

  银行账户被申请司法冻结

  近日,实达集团收到银行通知,部分银行账户被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司法冻结,冻结资金涉及三家银行账户,共计709.82万元。

  被冻结账户的基本情况如下:

  被冻结账户详情

  被冻结账户中涉及募集资金金额约为706万元,其中约434万元原计划就是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剩余约272万元因金额较小,实达集团称在需要使用时可以用自有资金先行支付。

  截止目前实达集团还未收到有关法院的正式文件,但是实达集团这三个银行账户为何被冻结呢?

  原来,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信托”)作为实达集团“17实达债”的债券持有人,因要求依约指定第三方承接持有的“17实达债”而起诉实达集团,中海信托向黄浦区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故冻结上述银行账户。

  同时黄浦区法院还冻结了实达集团持有的下属全资子公司中科融通物联科技无锡有限公司33.85%的股权。

  中海信托目前持有“17实达债”约40万份,目前每份面值90元人民币,市值约3600万元。

  实达集团称,上述银行账户被冻结尚未对公司的日常业务经营造成重大影响。目前正积极和中海信托沟通,争取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承接上述债券的方式,力争尽快妥善处理本次诉讼并解除上述银行账户的冻结。

  2

  控股股东市值近20亿股权被冻结

  无独有偶,“17实达债”的另一债券持有人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太平洋证券”),也起诉了实达集团及其控股股东北京昂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北京昂展”),并冻结了北京昂展持有的实达集团全部股权。

  小债(ID:bondreview)查询得知,控股股东北京昂展持有实达集团36.64%的股份2.28亿股,若按实达集团4月8日最新收盘价计算,北京昂展被冻结股份市值达到了19.8亿元,这跟上述银行账户冻结金额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实达集团股权结构图

  截止目前,太平洋证券持有“17实达债”约60万份,总市值约5400万元。

  事情还要追溯到去年年底,2018年12月6日实达集团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了《关于公司提前赎回“17实达债”的议案》等相关议案,同意提前赎回“17实达债”的方案。

  根据该方案,实达集团需将持有的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兴飞科技有限公司70.00%的股权以及持有的全资子公司中科融通物联科技无锡有限公司51.00%的股权,就履行提前赎回相应债券事宜提供质押担保。

  实达集团控股子公司一览

  但实达集团未能及时办理完成上述质押登记手续,以致太平洋证券对它及担保方北京昂展发起了诉讼。

  那么,实达集团为何未按原约定时间办理股权质押手续呢?其给出的解释是由于正在就引进战略投资者事宜和部分国有机构进行接触,为减少谈判障碍,加快谈判进程,临时暂缓了办理质押手续。

  可见,引进战略投资者对于实达集团来说,已经到了如饥似渴的阶段,不惜以延缓质押为代价,以致被冻结近20亿的股权,从侧面也反应了其资金链吃紧的现状。

  目前,实达集团称太平洋证券已同意尽快和公司签订和解协议,并在协议签署后即启动解除股份冻结。

  “17实达债”债券期限原为3年,附第1年末和第2年末发行人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投资者回售选择权。2017年11月15日开始计息,发行总额6亿元,债券票面余额为5.31亿元人民币。

  后经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本期债券的提前赎回议案,发行人将于 2019 年 2 月 15 日、2019 年 5 月 15 日、2019 年 8月 15 日、2019 年 11 月 15 日分期支付期间利息,并分别按照发行在外的“17 实达债”债券票面总额 10%、20%、20%、50%的比例分期偿还本金,本期债券期限缩短为 2 年。

  2019年2月15日,实达集团提前兑付了部分本金及利息,本金部分包括:兑付当时“17实达债”债券余额的10%即5900万元,下一兑付日为5月15日。

  3

  流动性危机显现

  实达集团成立于1988年,注册资本6.2亿元,1996 年8 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登陆A股,主营业务主要是移动通讯智能终端业务和物联网周界安防业务。

  截至2018年三季末,实达集团总资产67.84亿元,其中净资产30.01亿元,总负债37.83亿元,资产负债率55.76%,相较于近两年有所下降。

  报告期内,实达集团手持货币资金仅4.16亿元,不足以覆盖年内到期的“17实达债”5.31亿元本息余额,流动性资金紧张,货币资金捉襟见肘。

  值得注意的是,货币资金相较于2017年末的11.7亿元,大幅下降超60%,这么多资金被用于支付子公司货款以及归还借款等用途。

  实达集团的偿债压力真是亚历山大,其短期负债就有12.25亿元,其中短期借款为12.17亿元,再加上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等负债,实达集团的有息负债高达18.82亿元。

  这么看来,实达集团短期负债是货币资金的3倍,有息负债是货币资金的4倍还多,面对即将到来的偿债高峰,实达集团一定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得不公告称“17实达债”存在违约风险。

  小债(ID:bondreview)发现,去年实达集团的盈利能力有所下滑,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迹象,截至2018年三季末,其营业总收入为40.21亿元,同比增长6.7%,而扣非后归母净利却下滑9.25%,为2015年以来的首次下滑。

  实达集团历年来财务摘要截图

  近两年来,实达集团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持续流出,2017年流出2.93亿元,2018年前三季度又流出4.07亿元,不到两年的时间共计流出7亿元,这比其10年的扣非归母净利润总和还要多。

  2015年以来,实达集团先后并购深圳兴飞、中科融通等企业,构建其“移动互联+物联”战略版图,这反应在现金流上也是持续的流出,2016和2017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6.99亿元和-5.69亿元。

  实达集团自从2017年“17实达债”后,没有发行新债券;截至2017年年末,其银行授信中未使用的信贷额还有8.45亿元,2018年前三季度借款4.54亿元,筹资能力有限,而另一方面偿债压力仍然在那里,因此2018年前三季度筹资性现金流出现大额流出3.34亿元。

  综上分析,可见实达集团陷入了流动性困局,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如今就是为前两年买买买停不下来的疯狂并购埋单,现金流被并购子公司所拖累,微薄的营业利润被侵蚀,外部融资缩水堵不上窟窿......

  4

  实达集团"什么都敢做"

  小债(ID:bondreview)发现,实达集团在业界的名声真是不得了,曾被《计算机世界》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中国十大IT企业"之一,其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IT企业,从注册资本25万元、员工16名到如今的总资产近70亿元、员工几千名的大企业。

  实达集团官网显示,其拥有数十项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专利技术证书及软件产品登记证书。

  实达集团官网截图

  实达集团又由于曾经从终端起家、由电脑外设领域而挺进个人电脑市场、继而挥师电脑软件产业和网络通讯产业,甚至涉足过消费电子业和信息服务业,而在国内IT业界赢得了一个"什么都敢做"的名声……

  实达集团实控人景百孚的履历也颇有看头,他2015年在福布斯华人富豪榜位列第165名;2016胡润房地产富豪榜,景百孚以115亿排名第38,外界传他坐拥160亿元人民币资产。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一时风光无两的实达集团,2018年7月以来出现人事地震,已有6名高管、副董事长、董事相继辞职。

  在金融降杠杆的大环境下,企业融资渠道收紧、筹资金额有限,"什么都敢做"的实达集团应该慢下来了,收缩杠杆管好现金流,目前解决流动性危机的办法,其只能将筹码押在引入战略投资者身上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