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连日梅雨,天气忽冷忽热,陈先生近日起床时,

发现自己鼻过敏的症状,随著天气的不稳定加重许多,

除了平日早已习以为常的鼻塞之外,

不间断的喷嚏,止不住的鼻水,每天都觉得头昏脑胀

还有眼睛耳朵发痒肿胀的鼻腔和因为鼻涕倒流引发的咳嗽、咽喉干痒

也让他相当困扰,觉得自己的鼻子好像气象台,

总是浮肿的眼睛黑眼圈,让他看起来好没精神,

同事们也老是询问他怎么又感冒了,每次过敏发作吃西药又觉得好昏沉,

在家人的建议下至诊所求诊,希望靠著中药可以改善他过敏的体质,

不要让他每次换季都得再经历一次鼻子过敏的痛苦。

 

由于台湾属海岛型气候,气候潮湿,

居住地越接近都市空气污染因子越多,

台湾的过敏性鼻炎发生率约5~20%,

但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报告指出,

台北市有高达33%的学龄儿童可能罹患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可说是常见又困扰的疾病。

 

过敏性鼻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流鼻水(鼻水颜色清白),喷嚏,鼻塞

鼻子、上腭、喉咙、耳朵痒,鼻涕倒流使喉咙痒

常发出清喉咙的声音及咳嗽。

伴随过敏性结膜炎而造成结膜及眼睑痒、眼睛红肿、流泪及畏光

眼结膜充血水肿,眼睑也可能肿胀

因为鼻塞而用口呼吸,久而久之会造成喉咙发炎

因为鼻黏膜肿胀而阻碍血流,使眼睑下静脉血郁滞,造成黑眼圈

长期揉或皱鼻子会使鼻梁及人中有皮肤横向皱褶

除了过敏性鼻炎,同时还具有其他过敏症状,如:气喘、异位性皮肤炎等。

 DSC_0244  

(过敏性鼻炎患者常见的黑眼圈和揉眼睛引发之纹路)

 

一般来说,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在2岁前较少见

小朋友约3-5岁开始出现过敏症状,至青春期达到高峰

却不会因为过了青春期就彻底改善,

过敏性鼻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年四季均可能有症状出现,

但以春、秋气候改变时最为好发的时期。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证治

过敏性鼻炎属于中医「鼻鼽」的范畴,

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鼽嚏病因病机的描述,认为与时令气候有关。

《素问‧宣明正气篇》有「正气所病……肾为欠,为嚏」,

认为肾气不足则呵欠,喷嚏。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肺气通于鼻,其脏有冷,

冷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认为肺脏虚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李东垣《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肺金受邪,由脾胃虚弱不能生肺,

乃所生受病也。」认为脾胃虚弱,土不生金,以致肺金受邪而为病。

 

从中医的观点来看,鼻鼽的主因是脏腑功能失调,

肺、脾、肾三脏虚损,加上外邪(风寒之邪为主)入侵鼻窍而致病。

人体正气虚弱易造成免疫力低下,卫外不固,

易在换季时受外界风寒之邪影响,则易导致过敏性鼻炎发作频率增加。

 

过敏性鼻炎的辩证

肺气虚寒

肺主气,主宣发,其性肃降,若久病或劳伤过度,肺气受损,

易造成表卫不固,免疫力下降,风寒乘虚而入,

导致肺气宣降失调和津液的敷布功能失常,使水液停聚

内外邪浊壅滞于鼻,出现鼻痒、打喷嚏、鼻塞、鼻流清涕等症状。

患者常见症状有:

稍遇风寒则鼻痒难忍,喷嚏,鼻涕清稀量多,早晨起床及天冷时就容易发作,

平日怕风怕冷面色晃白,容易感冒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则:补肺益气,袪风散寒

常用方剂有:苍耳散、桂枝汤、小青龙汤加减。

 

肺脾气虚型

脾气虚弱,肺失充养,卫表不固,感受风寒,

肺脾气虚,不能敷布和运化水液,水湿浊邪上泛鼻窍

小朋友脏腑娇嫩,容易为饮食失调所伤,因此小儿患者多见此证

患者常见症状有:

鼻痒,鼻塞鼻胀,喷嚏鼻涕清稀或粘白

双下鼻甲粘膜肿胀明显,苍白或灰暗,

伴有平日常感到头重头昏,精神疲惫,讲话气短怕风寒,

食欲差,腹胀大便不成形等全身症状。

舌质淡或淡胖,舌边有齿痕,苔白,脉濡。

治则:健脾益气,补肺敛气

常用方剂有: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肺肾两虚型

肾阳亏损,则肺失温煦,腠理疏松,易感受风寒,

导致肺失宣降出现鼻痒喷嚏等症状,因肾阳虚损,命门火衰,

不能温化和固摄水液津精,故清涕长流,

常见与体质虚弱或久病的过敏性鼻炎患者。

患者常见症状有:

鼻痒,喷嚏,鼻水清涕,鼻粘膜苍白紫暗,水肿,咳嗽痰稀

伴有怕冷,面色苍白,常觉腰酸膝软,耳鸣,阳萎早泄,小便清长

夜尿多等全身症状。舌质淡胖,舌苔白,脉沉细无力而两尺尤弱。

治则:宜补肾益气,温肺散寒

常用方剂有:济生肾气丸、右归丸加减。

 

阴虚型

若患者本身处理水份的脏腑(主要为肺、脾、肾三脏)功能不佳,

易导致体内产生水分代谢失调的病理产物「湿」,

若此时又因过度饮食烤、炸、辣等热性食物,则易造成体内的湿与热相合

湿热交蒸难解,久病则易导致伤阴

或因压力、作息长期不正常,虚热内生,阴液耗伤,所以会出现阴虚的症候。

除了过敏性鼻炎常见的喷嚏,鼻痒,鼻涕

(量不太多但呈现黏液或带黄色)之外,

还伴随有常觉身热,手足心热,咽干,耳鸣,容易腰膝酸软无力等全身症状。

舌质红苔少或有裂纹,脉细或细数。

治则:益阴清热,去湿通窍

常用方剂有:辛夷清肺汤、幼科杏苏散加减

 

过敏性鼻炎保健方法

1.进出冷热温度相差太大的环境,或换季气温变化剧烈时,

应将汗水擦干,适时增添衣物,避免电扇或冷气直吹

防止风寒外邪诱发致病

 

2.减少过敏原的接触,由于过敏性鼻炎的患者的过敏原不尽相同,

对于会诱发自身过敏症状的过敏原,应尽量减少接触,

例如花粉、灰尘、棉絮、动植物、或刺激性的气味

 

3.大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属虚寒体质,

偏凉性的蔬果如西瓜、椰子汁、葡萄柚、白萝卜、竹笋、白菜等应禁少食用,

避免生冷饮料,如冰淇淋、汽水、啤酒等。

另外为了避免加重痰饮的状况,也要尽量避免饮用过甜的食物或饮品

 

4.适度的运动不仅可以调养肺肾,且有利于增强免疫力

加强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在肺经或大肠经运行的时间(早晨3-5或5-7点),

会有更好的健身效果,不过因为早晨温度较低,

在运动时必须注意温度增添衣物,以免因气温变化造成外感或过敏加重。

也可于早上起床后,可先将手心搓热,包住整个鼻腔使保暖并按压,

然后在鼻周的迎香穴及印堂穴间来回点按,

有助于鼻腔的血液循环、温暖滋润,对鼻子过敏的改善会有帮助。

 3   

 

帮助过敏性鼻炎的茶饮

桂枝6克,苍耳子6克,黄耆3克,葱白4根、每根约3公分长,茶叶少许

  做法:将上四味药布包,放入杯中,加入800cc热水和茶叶少许,

        闷盖15分钟,每日一剂,可代茶饮。

  桂枝发汗解肌,外散风寒,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黄耆益气固表,葱白发汗解表,

  可用于肺气虚之过敏性鼻炎患者平日保健用。

 

辛夷4克,桔梗4克,粉光参3克,紫苏叶3克,麦门冬3克。

   做法:将上四味药布包,放入杯中,加入800cc热水,

         闷盖15分钟,每日一剂,可代茶饮。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紫苏叶发汗解表,桔梗宣肺化痰,

  麦门冬养阴润肺,粉光参益气养阴,

  可用于体质偏阴虚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平日保健用。

 

Drwang  王医师的小叮咛

过敏性鼻炎是台湾常见又困扰的疾病,

患者也常合并有异位性皮肤炎、气喘等症,

从中医观点来看,这类过敏的疾病,大多和「」这个脏腑有关,

从体质上做根本的调理,搭配正确的保健方法,

可以显著的改善过敏发作时不适的症状,减轻发作的频率

针对过敏性鼻炎,中医除了以药物和针灸治疗外,

更在每年的夏至左右,利用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

施行「三伏贴」的穴位敷贴保健,

想要了解更多三伏贴的原理和方法吗?!

请按下方连结会有更多详尽的介绍唷!

 冬病夏治?!浅谈三伏贴的中医原理和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