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记者傅家庆摄)

▲宜兰景点渭水之丘是新兴景点,吸引年轻人拍照打卡。(图/乘翼吻旅)

图文/乘翼吻旅

那天朋友说要去宜兰最新打卡热点「渭水之丘」。我脑中立刻浮现了网路上看见几位朋友晒过的凌空美照,马上欣然同意,决定一起朝圣。

▲▼             。(图/记者傅家庆摄)

▲能拍出居高临下的感觉,是渭水之丘成为热门拍照圣地的原因。(图/乘翼吻旅)

车子开上山时,远远就看见那处突出的弧形,等开得更近一点还能看见上面真的有几个小黑点的人影。

▲▼             。(图/记者傅家庆摄)

▲宜兰景点渭水之丘是一座樱花陵园,环境优美。(图/乘翼吻旅)

▲▼             。(图/记者傅家庆摄)

▲宜兰景点渭水之丘是一座樱花陵园,环境优美。(图/乘翼吻旅)

然后直到下车才知道,这所谓「渭水之丘」原来是处「墓地」,名符其实地是台湾民主先驱蒋渭水先生,于2015年慎重迁葬回宜兰的长眠之地。

▲▼             。(图/记者傅家庆摄)

▲「渭水之丘」的牌子是后来架上的,目的是帮助游客找到方位。(图/乘翼吻旅)

当初蒋渭水先生的家属就是强调,园区内连名字都不要有,因为宜兰山水才是主角,符合蒋渭水先生一再提倡的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精神。

▲▼             。(图/记者傅家庆摄)

▲雪谷步道以一种隐约的含义,低调纪念蒋渭水先生事迹。(图/乘翼吻旅)

建筑师黄声远于是只以一条步道,以蒋渭水的字号「雪谷」命名为雪谷步道,然后放上一张复刻版当年蒋渭水医师1921年以医者角度,发表名为「临床讲义」的文章,诊断当时日据时期的台湾岛罹患「世界文化的低能儿」的病症,而处方是「正规学校教育」。

▲▼             。(图/记者傅家庆摄)

▲游客争相在渭水之丘等著拍出自觉的美照。(图/乘翼吻旅)

如今来到这处纪念陵园的游客往往等著排队,拍摄借由拍摄角度拍出貌似悬空而坐,居高临下,从海拔八百公尺的雪山山脉俯瞰兰阳平原的网美照。

▲▼             。(图/记者傅家庆摄)

▲腾空之处下方其实是块草地,距离大约有三公尺,实际上有一两层楼高,如果真的摔下还是会受伤。(图/乘翼吻旅)

我自己是因为来这拍照,进而查询起蒋渭水先生的事迹。尤其孤陋寡闻地之前从未听闻「临床讲义」这篇被誉为为台湾散文先驱的文章。

▲▼             。(图/记者傅家庆摄)

▲年轻人用尽各种姿势想在渭水之丘拍出自觉的美照。(图/乘翼吻旅)

想想以前纪念蒋渭水先生的地方,在台北市有诸多公园和纪念馆,交通如此方便,我却从未前往。

▲▼             。(图/记者傅家庆摄)

▲从渭水之丘俯瞰兰阳平原,带走的不只是美景,更是一股精神与生命教育的意义。(图/乘翼吻旅)

如今这座位于海拔八百公尺的山上,从台北市区开车还得一个半小时才能抵达的地点,大家却趋之若鹜。这样来说,是否算是精神的另类传扬?或者,当墓园不再是生人勿近,反而另类受到欢迎,这是否也是种生命教育?

旅游的真相与假象,那些部落客写不出的故事,尽在「乘翼吻旅」。(https://www.facebook.com/乘翼吻旅-252003672127643/?modal=admin_todo_tour)

▲▼             。(图/记者傅家庆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