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下半年我過得手忙腳亂,我現在有個強烈的念頭:每個建築事務所都應該有專人負責「設計整理」。

項目過程中產生的成噸的文件,裡面其實藏著關鍵的決策和寶貴的知識,隨意亂放的話,會造成隱患和浪費,應當把它們挖掘出來。除了埋頭做設計以外,事務所里總是會有很多和設計高度相關的雜務,沒有專人負責,每每會分散大家的精力。這兩類事情看起來不起眼,其實帶來的隱形開支極為巨大。如果專人負責呢?

此人應該首先是個建築設計師,知道設計有哪些步驟,需要用到哪些資料,而且邏輯條理清楚。

此人的任務包括:

一,管理公司伺服器的設計資料庫,重點在於

①項目文件夾、②設計參考、③材料和廠商資料庫、④作圖和建模素材庫、⑤宣傳素材

混亂的資料庫會帶來什麼問題?項目暫停一陣子再回來,找不到文件。兩個類似的項目,重新找了一遍參考案例。大費周章做了一輪方案調整,發現這個方向曾經試過一次而且被否過。幾個人在不同的最終文件上各自做修改,無法合到一處。和這些災難相比,文件重複而浪費存儲空間簡直微不足道。

想要管好資料庫,第一步是保證硬體設備,因此整理者還需要涉及IT維護的事務:電腦配置、伺服器設置、網路、許可權設置、BIMcloud……要和相關人員協調好,有時候還得負責採購些電子產品。

第二步,是設計數據結構。是的,文件夾結構是需要設計的,要多方案比較,選出適合自己公司的工作方法的文件夾結構。項目文件夾內是按文件類型分還是按設計階段分?原始文件、過程文件和最終文件如何區分?一些零碎的文本表格草圖該如何歸類?設計參考是放在對應的項目下還是單獨放在一處?所謂的「材質」究竟是指廠商給的材質照片還是渲染時的貼圖?很多公司的文件結構是引用其他公司的——作為設計師,還是該從設計的角度審視一下。

第三步,是制定操作手冊,並且傳達到所有員工,督促他們執行。一定要讓操作清晰簡潔,因為搞建築的嘛,經常忙著交圖沒時間理這些;如果文件結構用起來反人類,大家自然而然就會排斥它。手冊除了告訴大家文件從哪存取,還得告訴大家怎麼起文件名,一堆111,222,121212的文件,根本無法勝任團隊協作。

第四步當然就是資料庫的日常維護了。其實框架建立起來以後,日常維護的工作可以拆分給其他員工,讓他們工作之餘,把某個特定的素材文件夾理一理作為放鬆。

二,公司的VI設計

科技公司外包VI設計無可厚非,一個建築事務所,花錢請外人設計VI,總覺得哪裡不對。

如果VI沒有統一設計,換言之,經過整理,那大家就會各用各的,最後亂成一團。

名片不僅要設計還要管製作,那就彷彿一個微型的落地項目,其實還挺鍛煉設計師的落地把控能力的。

項目作品集,半年一年的,總得更新一下,選照片排版,根據不同需求出不同版本,事兒也不少。列印成冊,也能算一個project了。

公司網站,排版排著排著就忍不住學起了前端。微信公眾號,可能一不小心就做成了自媒體。

彙報文本模板,花時間做一下,各個項目組統一起來,顯示出團隊的專業性。既然文本有模板了,那CAD製圖模板肯定也很關鍵,做一下吧。模型文件的模板,做。分析圖的色卡,做。會議紀要、項目時間進度表、項目各方通訊錄、圖紙往來記錄表……這些也都需要模板。

這麼一來,公司的什麼項目展示牆、宣傳頁宣傳視頻、電子賀卡、紀念品本子……這些東西當然都交給這個人了。畢竟他知道每個項目那幾張照片更好看,也掌握了大量的排版和字體知識。

印刷打圖,找誰?辦公室需要個門牌或者標識,找誰?項目要做個展示模型,找誰?模型架子訂做,找誰?

甚至於,公司如果搬了地兒,新辦公室的設計,找誰?這才是公司的終極VI……

三,整理後的輸出

一個有趣的事實是,整理總能產生新的成果。將繁雜的資料經過整理提取出知識,是一種能力,也需要練習。這種能力某種程度上類似學術研究能力,能夠對設計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整理設計的設計師,最後必定能夠提取出貫穿幾個項目的某條線索,或者在不同項目里發現對同一個主題不同側面的探討。這些就是新的知識了,它們提升了事務所的學術性,應該寫成文章,或者做成PPT。別急著發到微信公眾號,也許他應該開個分享會,把這些發現告訴給同事們,無論是那些參與了這些項目的人,還是新來的菜鳥。

假如老闆聽了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可能會決定以後分享會每周開一次。那這位設計整理師,自然應該擔負起每周組織分享會的工作,會前備好茶水零食,調試好放映設備。

你說什麼?建築設計?

那是什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