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今年春季,法兰克福将与成都对接,使得“双城记”,这一聚集中德两地的艺术家群展得以圆满。经过Polly·何的引荐,我们得以与近未来美术馆旅舍取得联系。在茶间闲聊中,才知道“近未来”既是一个美术馆,也是一个旅舍。他们希望在自己的旅舍中接待来自全世界的旅行者,并在自己的美术馆中展示来自全世界的艺术作品!“这不正是双城记吗?” 我激动的说到。“对头!” 大家一拍而合。


没想到“双城记”成都展如此顺利的“落户”在了近未来美术馆旅舍。在一个聚合艺术家,艺术爱好者与新一代旅行者的空间,植入“双城记”的艺术群展,邀约法兰克福的艺术家作品与成都的艺术家作品同台共展!



近未来美术馆旅舍


”近未来“ 是一个美术馆,也是旅舍。


在旅舍中接待来自全世界的旅行者,在美术馆中展示来自全世界的艺术作品。致力于打造聚合艺术家,艺术爱好者与新一代旅行者的空间,创造多元审美的生活方式。旅舍选址成都U37创意仓库,也增添了自己的独特气质。



双城记

第一站——法兰克福


“双城记”第一站,2018年冬,法兰克福,展出了十位法兰克福艺术家和一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组成了“10+1”的艺术群展。艺术作品中有视频艺术,有装置艺术,也有多媒体印刷和版上油画,在多样的展品中,我们试图寻找新的表达方式。装置,灯管,数字动画,电影,访谈投影等等,都成为了我们的空间媒介。整个室内空间被三面投影覆盖,使原有的三维空间被重新覆盖,解构,形成一个虚拟的新空间。



5+5

蜕变 & 融合

本次成都展,我们将以“5+5”的形式,把五位法兰克福的艺术家作品与五位成都的艺术家作品,通过媒介题材的分类,进行一对一的空间组合,将“作品”与“作品”之间直接对话!一东一西,或是不东不西,蜕变,或是融合,我们拭目以待!


— 5位法兰克福艺术家 —


   Valentina Knežević (克罗地亚)


艺术家瓦伦蒂娜,出生于克罗地亚,毕业于德国法兰克福艺术造型学院,是德国新锐电影短片女艺术家。她的电影短片常在德国及欧洲艺术博物馆进行展出,并参展各大欧洲独立电影节。


电影短片


Victor Sardenberg (巴西)


建筑师维克特,来自于巴西圣保罗,毕业于德国法兰克福造型艺术建筑学院,现任教于汉诺威大学建筑学院。他的研究课题关注于“后人类建筑空间”(Post-human Architecture), 即:当建筑不再为人类提供生活空间后,人类,建筑,机器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依存关系?


金属打印


Jonathan Sutanto (印尼)


印度尼西亚建筑师乔纳森,专注于多媒体动画与建筑空间的融合与解构。在虚拟空间里,表皮开始缓慢肢解,冗杂,无秩序的错动打开了空间的多维度。从新媒介中,找到了与20世纪美国装置艺术大师戈登· 马塔-克拉克对建筑切割的新对话!


多媒体动画


Nour Toumeh (叙利亚)


Nour和她的“建筑多棱镜” 似乎找到了新的空间秩序,街道,建筑被荧光灯管和模数体块所取代,营造出了一个“万花筒”未来都市。


高光玻璃印刷


吴开洵 (中国·成都)


建筑师吴开洵,生长于成都,现工作,创作于法兰克福。他对流体塑形情有独钟,专注于探寻流体材料的各种凝固形式和空间构成。其中的一个材料实验装置设计“彩墨桌”在巴黎建筑展“Architect@work"展出;城市意象”空山水“在柏林设计周展出。这次展览,他将展出最新的概念作品”流动幻象“。


拼贴印刷




— 1位成都邀请艺术家 —


朱可染


画家,现生活,创作于成都。她的素描和油画宁静而无染,让人似乎感受到了生命的呼吸。正如何多苓老师对她画的评价:“从她的画中,我看出了每一个笔触的精微与粗疏,每一根线条的得与失。” 她的画,是没有杂念的冥想。


布面油画



艺术家采访




我们希望每一个艺术家都能讲述自己的“双城”故事,从生活到创作,再到城市穿梭间的自我重新认知。我们将采访每一位艺术家,并将采访视频与他们的作品一同展现。



招募4位成都艺术家

对话“5+5”


我们希望以公开招募的形式来寻找来自成都的艺术家或者艺术爱好者们!我们相信艺术是一种媒介,也是一门“语言”,语言即是交流。如果你愿意把自己的作品与法兰克福艺术家进行同台对话,我们为你大门敞开!


招募要求:


1,生活,创作于成都的青年艺术家/艺术爱好者。

2,艺术题材需多元,广泛:绘画,雕塑,多媒体艺术及装置艺术不限。

3,4位获选艺术家将由策展人及近未来美术馆旅舍共同挑选而出。


招募信息联系: Polly·何

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1595818682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