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督导的过程中,教授常问我的一个问题是:你如何评估解离? 在与心理师同侪讨论中,也常被问到是透过甚么样的方式下做诊断性会谈。教授借我dissociative disorder interview schedule 的作者,Ross 医师的书,一部分解答了我的疑问。以下是阅读后的心得笔记

如何询问创伤

将重点放在虐待、忽略和家庭创伤

心理创伤的种类

在长期儿童创伤,北美和澳洲或倾向著重在儿童虐待和忽略。对于成年人的创伤,早期大家多著重在创伤后压力症(PTSD)。但是这对于心理创伤来说,仅仅只是冰山之一角。在长期、复杂解离性疾患,几乎都不仅仅只有一种创伤。通常都是复合好几种不同形式的创伤,各个受伤程度不同。
三个会形成解离性人格疾患(DID)的因素是:
1.内在解离的能力
2.创伤事件
3.抚慰情绪、疗愈、回复的事件
例如遇到类似的创伤,有些人因为有常常接触到支持、疗愈的力量—像是有好奶奶、亲切的学校老师、伴侣、同事的支持。或者有些人遇到相似的孩童时期创伤,但是在成年的时候,可能又遇到一些负面的生活事件,像是车祸等。这些不同的因素,都可能造成对于创伤的经验有所不同。



另外在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我们所做的选择也占了重要的因素。像是我们决定来寻求医疗、停止使用毒品或是离开一段不好的婚姻..等等。生活是很复杂的各种情况交错,在创伤事件和事件长期对我们的影响之间,没有一个简单直接的线性关系,可以来解释遇到甚么事情,就一定会发生甚么样的情况。



询问创伤的整体策略

在探索儿童性虐待的这个区域,需要小心谨慎来进行。常见的两个错误是,问的太多或者是问的太少。问太少的情况,在于一些不舒服的症状有时候是很难去由诊友主动提及。例如像是幻觉、暴食、严重的强迫症、成瘾和自杀意念。问的太多,像是一开始还没有建立治疗关系,即使问了可能有些事情也不方便说,或是问的太详细,让不舒服的情绪涌上,但是没有在结束会谈之前,好好协助诊友再将情绪平复下来。



对于孩童时期创伤,其中一个为人所争议的是,这些资讯的准确性如何。Ross认为创伤史跟其他症状如忧郁、焦虑、精神病症状相比,可信度并不会比较差。不过也强调,这边指的是于治疗情境中的情况,而非讨论于司法中的情形。



如何询问心理创伤

一些可能会用到的问句:
你成长的背景如何?
有可能不管在健康的环境下长大,或是在极度受到创伤的环境下,都会得到”还好”的回应,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询。
你可以描述一下,你小时候家里的气氛怎么样吗?
你可以说说,你小时候的日常生活如何吗?
在你小时候,你父母亲的感情如何?
他们在家里怎么表达他们的情绪?
在你小时候,你父母跟你的关系亲密吗?
我想要更了解,在你成长的家里的气氛,像是你的妈妈会抱抱你,跟你说他爱你吗?
在你小时候,有没有发生甚么不愉快的事情?
有没有人欺负你或是攻击你?
在你18岁之后,有没有发生甚么不愉快的事情? (或是李医师有时候是用小学前/小学/国中/高中/大学/…做搜寻)
欺负你的是陌生人还是你的熟人?
(书中举的例子是强暴) 这样的事情会对每一个人造成影响,你觉得这个事件对你的影响目前还在吗?
有时候遇到这样的事情,要花比较久的时间来让事件的影响过去。也有可能它们不会完全的消失。
常常没有通报是最好的选择--参考的书上有提到,但是李医师持比较保留的态度,可能要多参考各方资讯之后再来仔细想想。(这个部分,如果是台湾的法规,医疗单位需要负责通报。所以遇到这样的事情,在马偕医院我会请社工师协助。在诊所遇到,可以用线上通报系统。)如果他可能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为什么要把这些摊开来呢?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觉得他们需要试试看。没有甚么方式是一定正确的。你需要做会对你最好的选择。你觉得你有做这样的选择吗?



有患者有饮食疾患,用吃来避免感觉到孤单、悲伤和空虚。在儿少保护的层面,她没有被虐待或是被忽略。但是她的父母没有照顾到她的情绪层面,或是教她如何以健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果单纯从创伤后压力疾患来看,有些人并没有受到重大的”创伤”,但是她的经验仍对她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有时候对我们的创伤并不是发生了甚么,而是甚么没有发生。例如患者与她的父母没有很顺畅的沟通管道,可能发生甚么事情父母都是最后一个知道。或者是有甚么心里话,大概也都不会/不敢找家人来倾吐。即使在物质层面上可能有供给让子女不虞馈乏,有时候仍有可能在情感上有所不足。



不论这样的孩童时期经验,是否应该归类在创伤。对于饮食疾患的诊友来说,这些的经验可能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影响。有时候吃东西的行为,就是来压抑和调节这些无法忍受的情绪。这些情绪如果能被减敏,同时建立其他比较健康的情绪处理方式,可能对于吃东西的情形会有所改善。



以下为使用开放式的问句,评估一位边缘性人格疾患患者的创伤经验:
你的童年过的如何?
是否再跟助人工作者谈论你的过去经验遇到困难,像是他们不想要听你说? 这样的机会可能很高。我专长于心理创伤,我相信有很多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成瘾行为,都来自创伤和被忽略。这个也是我为什么在这里工作。
你可以协助我多了解一些吗?
你可以稍微描述一点细节,让我可以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样貌吗?
在了解你有个很艰困的童年后,我不需要在这个时候知道很多细节。协助我来了解一些其他的问题好吗?



对于有孩童创伤史的诊友,最重要的不是收集病史,而是治疗关系的建立。
另外一些可能会用到的评估问句:
我有看到纪录,过去有受到一些虐待。请问是甚么样的虐待呢?
这些是家人造成的吗?
从你几岁的时候,开始有受到____虐待?
这些虐待直到甚么时候才停止?
你的母亲(父亲)知道发生了甚么事情吗?
在他们之中,有任何人承认自己所做的事情吗?
你目前还有跟你的父母(其他亲人)有联络吗?
他们有孩子吗?
你跟他们的孩子相处得如何?
我们谈谈身体虐待—你的爸爸有把你打到流血、瘀青吗?

在使用上可能需要再斟酌,转换成每个人口语上比较习惯,跟人对话比较常使用的。

如何询问解离

从特征、详细的症状来询问

关于询问解离的综论
首先要先想到解离,接著是知道可以怎么询问。有时候无法清楚区别诊友是解离性人格疾患(DID)或是其它为注明之解离性疾患(DDNOS),他们的症状可能是一样的,只是在频率、严重度上有所不同。一开始的目标是去辨识,诊友是否有严重、长期的解离疾患,而不是去分别诊断是DDNOS或是DID。病理性解离的三个核心症状:失忆、失自我感、失真实感、声音。

失忆

你的记忆有任何问题吗?
你可以描述一些你有的问题吗?
你可以给我一些例子吗? 这样的情况有多常发生?


如果是解离症状的失忆,这样的健忘会很常发生,可能会与一系列不同的人物、情境有关,会造成痛苦或是影响功能。


你有忘记其他甚么事情吗? 这样的情况有多常发生?
也需要询问是否有脑伤、癫痫、酒精、药物、身体疾病影响。
接下来要了解更多有关于失忆的面向: 失忆的频率、结构、影响的程度和功能。整理下来跟常见的6W1H大同小异。
是否曾有一段时间记忆空白或是好像时间不见了?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多久?
这样的情况有多常发生?
以过去五年为例,平均每个月有多少次这样的情况?
记忆空白的情况会持续好几个小时吗?
几岁的时候开始有这样的情况?
在当时有发生甚么事情吗?


接下来会询问一些Dissociative disorder interview schedule (DDIS)当中,与解离性人格疾患有关的特色:
你是否有曾经在不同的地方出现失忆的现象,没有办法记起来你怎么到那个地方? 可以给我一些例子吗?
可以给我一些最近发生的例子吗?
有人跟你说过在你不记得的那段时间,你做了甚么事情吗?
他们怎么说?
是否有人曾经来见你,说他认识你,但是你却没有印象?
东西遗失和无法解释的东西出现在身边”也是要探询的问题。

声音

可以把声音想像成你在有住人的房子前面,但是你并不知道有多少人住在里面,也对里面的人一无所知。会谈主要的目标,是想要对于住在房子里面的人有个初步的印象,像是他们的年龄、举止,以及彼此之间怎么互动。
是否曾经听到一些声音讲话很大声,但是其他人都听不到?
声音像是由头脑里面或者是外面来的?
声音会像是你在跟自己说话,还是是其他人在说话?
声音在说些甚么?
你有听到其他的声音吗? 还是只有一个?
从甚么时候会开始听到这些声音?
你曾经最久有多久的时间没有听到这些声音?
很重要的是要先搜集有关失忆和声音的资料,把人格部分切换的问题留到后面再问,以避免有暗示受评估的人解离性人格疾患这件事。也才能够增加对于DIDDDNOS诊断的效度。
这两个声音是否会彼此交谈?
他们会跟彼此说些甚么?
除了这两个声音之外,还有听到其他的声音吗?
你是否觉得可以控制这些声音要说些甚么?
这些声音是男生或女生?
这些声音的年纪多大?或者他们可能是孩子/青少年/成年人? 你怎么知道的?
诊断解离性人格疾患的部分,到这边已经几乎蛮明确了。接下来可以了解关于诊友的对于声音,他们自己的解读和想法。
你认为这些声音是甚么?你对这些声音有甚么样的了解?
你对自己怎么解释这些声音?

其他人格部分在体内切换

你是否曾经觉得有其他人在你的身体里面?
你会觉得好像这些声音就像是其他的人吗?
你会觉得这个(愤怒的人)在身体里面有特定的位置吗?
你可以指出他在身体的哪里吗?
这个愤怒的人有曾经控制你的身体来做事吗?
有可能跟那些曾经见过你那段你不记得时期的朋友谈谈吗?

失自我感与失真实感

你是否曾经感觉从你从自己的身体以外在看自己的身体?
你可以描述一下是甚么样的情况吗?
当生气的部分控制身体的时候,大概有几成的时间你完全没有意识,另外有几成的时间你知道正在发生甚么事情?
在你年轻的时候,是否就曾经有过这种感觉在自己身体外面的经验?
有这种灵魂出窍经验的人,有时候会感觉到他们的身体有所改变,或者身体的一部分不见了,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
你是否曾有相反的经验,不是感觉自己不真实,而是好像这个世界不真实,或是好像透过一层雾来看世界。
接著可以询问是几岁的时候开始有这样的经验,以及这些经验的发生频率。很重要的是要询问,最近是否有好一些、更恶化,或者是维持在差不多的状况。同时这些情况与创伤、压力,或者是其他事件的关联性。

鉴别诊断

与知觉失调症一样的的地方,在于同样是会听到一些声音,常常也都是会有说话的声音。但是临床的全貌是不相同的。例如比较明显、严重的知觉失调症。在思考内容以及思考的流程上,会有以下的特性:
很奇怪的内容:例如公司为了监视他,在他工作场所、住家以及会经过的地点上都专设监视设备。但是自己并非身居要职。
没有逻辑、不连贯的话语。
书上是还有提到一些,像是在身体里面的其他人会有互动、历史、功能、态度。这个部分李医师个人比较保守,过去遇到病程比较长的知觉失调症诊友,有些也有自己的故事,例如身体里面的小鬼是某个时候的邻居,为了要欺负他,所以很长的时间会作法来欺负他。或是有的住院的知觉失调症病友,会自己有认为身居要职,跟各国元首长期有在互动,仔细看纪录,过去可能还以为跟元首有约,曾经就穿著正式的大方走进总统府,或者是坐飞机到了对岸,跟海关人员大方承认就是跟领导有约,才被海关人员在请回台湾。所以李医师个人会从头两点,一些逻辑和思考上面来做评估。

询问解离相关问题的顺序

记忆问题:一般、开放性的问题
一段空白的记忆
空白的记忆后醒来在不同的位置
东西不见了以及一些东西莫名的出现
陌生人告诉你一些你不能记得的事情
陌生人声称他们知道你
声音-人数、个性、互动
失自我感和失真实感
其他人在身体里面: 性别、年纪、个性
人格部分切换
参考资料:
Trauma Model Thrapy ,Colin A.Ross, M.D. Naomi Halpern, C.Q.S.W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