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 2.001.jpeg

每個人都有盲點,有些盲點可能踩過一次雷就知道,但有些盲點真的要遇個數百次才會知道,像是和客戶解釋報價單就是我曾經有過的盲點。

一般報價單上面的費用組合會分成這三類:

  • 服務費
  • 第三方單位支出
  • 庶務性支出

我之前曾經遇過的盲點就是,上面三類的意思不就是在字面上了嗎?為什麼客戶都要問我什麼是服務費?什麼是第三方單位支出?什麼是庶務性支出? 每每解釋完我才發現,靠,他們不懂是很正常的事啊!平常誰會說第三方單位?誰會分什麼是庶務性質?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公關產業中,就算是在金字塔最底端的公關助理,每個職稱都會有一個相對應的牌價,比如說你剛好就是那個菜味最重的公關助理,一個小時的服務可能會要向客戶收取一百塊美金(每家公司訂的不一樣)。要開始執行一個專案前,團隊的精打算就會去估計這樣一個專案會出到什麼階級的人,做什麼事情需要花多少小時,敲敲打打加出一個數字給客戶。

這個就是公關公司報價項目中「服務費」的來由。

現在除了少數的公關公司會有這個牌價的概念,臺灣基本上沒有人會這樣做了,大多是和客戶算交情、以案換案,喊一個很像市場價的市場價,雙方都接受不喫虧就好。這樣沒什麼不好,畢竟市場是現實的,機會就在眼前這錢你不賺嗎?只是,延伸出來的業障最後都還是會是自己吸收,不僅很難再把自己的價值拉高,市場惡性競爭大家都在比誰賺的少,這條路的盡頭就是大家都沒得賺。

其它會經過第三方單位的費用,像是你要租借場地、要請主持人、表演團體等等,這些錢都不是到公關公司口袋的,則會被歸納在「第三方單位支出」,通常會是花多少錢收多少錢的實報實銷制,而通常公關公司會酌收金額的17.65%的作業費。

對,就是17.65%。

但為什麼是17.65%?我真的不知道,我也希望有緣人能幫我解開這個謎。

最後就會是「庶務性支出」,這個部分就會像是電話費、影印費、計程車費這類公關公司為了達到你的願望而所支出的費用,就會被列為這塊採實報實銷制的庶務性支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