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问西东》感动了很多人,尤其是男主角沈光耀撞击日本战舰的一瞬间,让无数女孩子哭得稀里哗啦。这部电影本是为了清华大学校庆而拍,很多故事都能从历史上找到原型,沈光耀也不例外,他的原型就是当年的清华学生沈崇诲。

沈崇诲是江苏人,名门之后。爷爷是张之洞的幕僚沈味兰,爸爸沈家彝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法律,后来在北洋政府担任公职。沈崇诲的妈妈也是名门望族出身,知书识礼,主要负责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和电影中沈光耀独子的设定不同,沈崇诲有七个兄弟两个姐妹,可以说是成长在一个大家庭中。

和当时很多名门之后的路径相同,沈崇诲先是就读于南开中学,然后考入清华大学深造。1932年,清华毕业生沈崇诲远赴绥远(内蒙古)工作,九一八事变以后,救国心切的沈崇诲报考了中央航校(杭州笕桥航校),成为其第三期轰炸科学员,毕业后留校担任教官。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作为民国空军第二大队第九队中尉分队长的沈崇诲,负责随队攻击长江口之外的日本舰队。8月19日,沈崇诲驾驶904号轰炸机,带著负责投弹轰炸的陈锡纯飞过南汇上空时,发动机突发故障冒烟。救国心切的他们不顾队长谢郁青要求返航的指令,仍旧坚持作战。

《无问西东》中对此的展现充满了英雄主义:沈光耀竭尽最后一点能量俯冲而下,撞击日军最大的战舰」出云号「,壮烈殉国。这也是清华官网上对于沈崇诲的介绍。但在台湾公布的抗战史料上,沈崇诲、陈锡纯及904号战机并没有撞击「出云号」的记录,而是被记录为失踪;同时,「出云号」在1941年还在上海击沉过英军炮舰「海燕号」,并且直到1945年才被美军炸沉。

↑中央航校的校训:「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所以,关于沈崇诲驾驶飞机与日军战舰「出云号」同归而尽的事迹,可能只是当年为了鼓舞士气而创造出来的故事。1937年8月23日,沈崇诲的同机战友陈锡纯的遗体被寻回,而年仅26岁的沈崇诲,则与更多在抗战中壮烈牺牲的英雄一样,连遗体也未曾找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