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学测国英数自满级分人数高达595人,预计学生通过台大医科第一阶段筛选人数将增多,届时第二阶段实验题恐怕才是决胜关键。(图/pixabay)
近年台湾频面临人才流失、国外挖角,政府祭出玉山计划以弹性薪资留才揽才,其中玉山学者专任教师最多可获外加薪资500万元,一次核给三年;玉山青年学者也有150万元,且一次核给五年的好「薪」情。(图/pixabay)

近年台湾频面临人才流失、国外挖角,政府祭出玉山计划以弹性薪资留才揽才,其中玉山学者专任教师最多可获外加薪资500万元,一次核给三年;玉山青年学者也有150万元,且一次核给五年的好「薪」情。玉山青年学者黄韵如受访时则表示,薪资虽是其中诱因,但对学者研究生涯而言不会只看钱。

台湾教授「薪」情不若周边邻国,我国教授法定薪资最高为10万7525元,几乎只是香港、新加坡等地的三分之一,薪资结构先输,以至于人才近年频频外流、外国学术圈对台湾兴趣缺缺。

为此,教育部于107年推出玉山(青年)学者征选计划,其中玉山学者(专任教师)获外加薪资250万至500万元,获最高额500万者共计三人一次核给三年;玉山青年学者获得外加薪资67万至150万元,获最高额150万者共计八人,一次核给五年,期望以国际级薪资挖角国际级人才。

台湾大学玉山青年学者黄韵如在新加坡职业12年,在当地拥有一组研究团队,她笑说,「在接获玉山学者聘书时将帐面薪资换成新币,真是觉得自己疯了。」即便有了玉山青年学者外加薪资水平仍不及新加坡,但愿以「减薪」回台,黄韵如表示,站在奉献的角度来看还是可以接受。

黄韵如谈到,提升薪资是留才方式,但若要从国外挖角人才,以国际学术圈现况而言,中壮年学者多半已经在海外拥有研究团队,因此挖角虽是针对个人,但其实是攸关整个团队的大事,「当有一个研究员要离开,其实都会希望整个团队能够跟著过来。」

加上中壮年学者多处于研究高峰,不会轻易割舍研究成果,但要把整个团队带来必须克服更多挑战,「包括聘请国外助理的薪资,我对自己土地有感情,但不代表别人也有。」呼吁政府该思考如何让整个团队都能有更好的学术支持,先前官方屡屡喊出台湾顶大要打国际杯,但打国际杯也要先有国际杯的资源。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卓越教授杜武青退休后返台,去年荣膺中兴大学玉山学者,谈起高薪揽才,杜武青表示,外加薪资并没有再人生规划中,故捐出200万年薪再结合中兴大学加码给予教授跨领域研究加码,再成立工程技术与农业生技创新中心。

杜武青表示,薪水只是揽才的其中诱因,但学者来台还是要有足够的搭档能在当地成立实验室,「玉山学者给出高薪,但我到台湾后没有自己的实验室,变成需要跟别人合作。」呼吁揽才不是只有奖金,还要有充足的周边配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