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996,不只限於程序員。”

  最近,一張吐槽遊戲公司監控員工的截圖在遊戲圈瘋傳。據描述,該公司把員工當犯人一樣監控,不僅記錄下員工離開座位的精確時間和頻率,每天還會發郵件質問,要求員工詳細解釋。

  就像要求小學生戴注意力監控頭箍、讓環衛工人戴監控手環一樣,採取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幫助學校瞭解學生的學習效率、公司掌握員工的工作狀態,是爲學生的學業負責、爲公司的發展考慮的做法。另一方面,這種正常情況下只會在犯人身上使用的監控手段,對在社會上正常生活的人來說有失人性,有可能會使人類產生逆反心理。

  不過這只是少數案例,遊戲公司被人吐槽的奇葩規定並不少,最爲人不滿的其實是早已在各個行業普及的加班。

  反對or“自願”?

  前幾天,一段“小夥騎車逆行被攔後跪地痛哭”的視頻刷爆網絡。據當事人後來在知乎上的迴應,造成其崩潰大哭的原因,“每天加班到十一二點”是其中之一。

  再加上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工作996,生病ICU”,這場由來已久的關於加班是否合理的爭論,不出所料的又在網絡上掀起了驚天大浪。

  互聯網行業需要加班似乎是一件約定俗成的事情,被其從業者以及各行各業所接受和默認。不過默認不代表認同,存在也未必合理,而且加班不只限於互聯網,遊戲、媒體、設計等等行業,大家都是受剝削階級壓榨的被害者。然而,由於每個人的經歷、生活環境以及目標等的不盡相同,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

  反對加班的不外乎三點原因:

  其一,錢沒給夠。

  其二,影響身體健康。不少網友都認爲,那個崗位隨時有人替代,只有身體是自己的,不管工資多或少,健康應該回歸第一位。

  其三,影響正常生活。996或者9117式的加班規則佔據了年輕人全部的自由時間。每天兩點一線,除了工作就是爭分奪秒的睡覺,擠不出更多的碎片時間進行社交活動或者休閒娛樂,和行屍走肉沒有任何區別。

  有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人每天平均休閒時間僅爲2.27小時。相比而言,美國、德國等國家國民每天平均休閒時間大約爲5小時,是中國人的兩倍以上(所謂的笨鳥先飛,但是受自身能力影響,飛的高度不可同日而語。)

  而那些支持者,“自願”被加班困住的人,除了極個別真正鬥志昂揚想要奮鬥一個美好人生,大多數都不過是爲了“錢”——以最爲著名的幾大加班公司來說,它們基本都在一線城市,且工資高,普通打工仔想要在一線城市紮根,除了要恰飯,還要面對房貸車貸等等的壓力,所以他們不得不表現出一副很樂意加班的樣子——因爲不接受加班的人,已經被這吃人的社會判定爲沒有上進心了。

  “Free is not free”,每個人都有權追求自由,但是若沒有強大的背景財力支撐,選擇了自由,也應該直面自由的後果。當你說服自己接受了996後,其實就已經放棄了自由。

  加班能夠帶來競爭力嗎?

  據我所知,在一些公司看來,員工加班是可以稱之爲公司優勢的事情——特別是對遊戲公司來說。因爲我們國內遊戲行業,拼的不是“創意”和“遊戲性”,而只是“市場”和“先機”。

  比如當初很火的鵝廠吃雞三班倒,公司在乎的是遊戲最快多久能上線。在這種行業大環境下,比對手付出更多有效的時間和精力,緊跟潮流、趕在市場更新換代前搶佔先機確實是非常重要的。

  正如【甲魚先生】的評論那般,“兵貴神速,搶在敵方之前,佔據有利地形,就要連夜趕路……一羣人的平均速度趨於一個均值,更何況一大羣人,要想比對手快,就要付出時間。”特別是對於那些此前佈局小遊戲,想要吃微信流量紅利的廠商來說,若想兩週就做出一款小遊戲,加班就是唯一的辦法。

  不可否認的是,加班的確可以爲遊戲項目爭取競爭優勢,相對提高項目的盈利機率,但是,制度化的加班是違法行爲且先不說,還會導致這些問題:

  本來花費8小時能做完的事情,由於強制性加班,員工拖延症發作、工作效率低下,拖到12個小時才完成,看似加班,實則並無任何意義

  大部分的加班是混時間的形式主義只是爲了讓領導獲得心理安慰的作秀表演

  長時間的加班摧殘員工的身心健康,從而影響員工做事積極性,不利於公司和諧發展。

  網友【秦彥卿】表示:“互聯網企業,國企,還有一些有核心技術的小公司來,我都待過,996公司普遍效率低下,正常上班的公司反而實際效率更高。個人認爲除了真的緊急項目,常態化加班的公司產出都不高。部分互聯網公司只是被高速成長掩蓋了管理水平低。”

  雖然,有支持者認爲,加班或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單位時間效率,但是通過壓榨時長,卻能提高項目整體的研發速率,從而獲得一定的市場競爭優勢——特別是在中國市場。

  且由於遊戲行業的項目獎金佔收入的比例相較其他行業更高,不同職位級別和工種會有不同的項目獎金比例,很多公司獎金數還直接受加班時長影響,無形中逼迫員工“主動”讓公司榨乾剩餘價值。

  但是,隨着市場對遊戲要求越來越高,國內市場越發成熟,競爭突圍便得更加艱難。項目獎金分紅減少、取得分紅門檻更高,一些公司很早就設立分紅上限,或者只對核心負責人給予較高獎勵,加班帶給底層員工的誘惑不復存在。既沒有高額獎勵,又壓榨私人生活,員工對於加班是否還心甘情願,似乎並不是一個未知數。

  在筆者看來,本來說自己公司的優勢是加班,就是一件挺無恥的事情。雖然加班能得到堆量、功能案、數值系統的完成等,卻得不到有趣的設計、理念,以及被市場接受並喜歡的運氣。

  那麼,在如今變得越發嚴峻的市場環境下,加班還是遊戲公司的競爭力嗎?你又是怎麼看的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