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盛

编辑人:张泽赟(曾用名:张盼)

大多数人不清楚真正想要什么,具体什么样的工作,过什么样的生活,找到怎样理想的对象和家庭,很多时候,只会有个模糊的「方向」,比如薪资高的工作,自由的生活,漂亮的女朋友,长得帅的男朋友等,这就像采访用户你喜欢什么样的手机,用户永永远远不可能直接说出Ta想要个iPhone, Ta只会说希望的手机有什么功能,使用上如何更方便,基于用户的想法进行创新,需求挖掘就是洞察问题本质,引导Ta自己意识到问题,把目标具象化。

今天一起来学习深度需求挖掘。

回顾上一篇我们总结了需求定义、挖掘需求的好处、分类、马斯洛需求概念。对需求有了基础的认知,今天这一篇中著重讲需求归因、需求定位、放大痛点。

Step 1:需求归因

以客户的咨询目的进行延伸,了解表层需求,以英语培训为例。在接待之前,我们通过客户填的资料表,根据年龄、职业、大概英语基础、使用频率等核心线索,心里会有一定底。(S为课程顾问,C为顾客)

S:您是出于什么原因想要了解英语学习呢?

C1-需求明确性:我想要跳槽,目标公司有英语要求。

C2-需求较模糊:我就是想要多学门语言,提高自己,技多不压身嘛。

C3-需求非常模糊:你们打电话让我过来,我就过来看看呗。

面对C1客户,其实很简单,先判断客户英语水平,再了解意向公司的英语水平具体要求,让客户清晰的认识到Ta现在的水平跟预期的距离,对应匹配最合适的方案,不要过于主观的判断客户需求明确,多问几个问题,例如目前所处行业,跳槽原因,为什么选择这家作为意向公司,避免客户有其他潜在需求,因为没挖掘透导致报名后而退款,这样的惨案不计其数,极大可能发生在新同学身上。

相信做过CC的同学,多数时候面对的是C2、C3,不必抱怨,如果全是C1客户,那CC的价值就无法体现了,完全可以用机器取代。

对于C2和C3,我们得想问问自己,为什么那么多技能可以提升Ta却偏偏选择这里呢?为什么那么多电话邀约、市场传单Ta却选择过这边来呢?如果找不到答案,不如直接问Ta吧。

S:

a) 为什么想要多学门语言提高自己呢?

b) 好呀,非常欢迎,为什么想要了解英语学习呢?

接下来会有两种情况,情况一,Ta会告诉你原因,比如方便以后跳槽,出国旅游能自由交流等、情况二,还是没有确认的答案,没关系,继续挖,持续来回依旧无果的话,不必紧张,可坦诚告诉对方,「既然你今天抽出时间专门过来,肯定也是希望有收获,作为专业的英语课程顾问,我也会从你的实际情况尽全力帮助你分析,所以也希望你能分享更多的信息」,一般人都会开始吐露目的,不排除有打发时间的咨询客户,但是切记少下主观结论。

Step 2 需求定位

归因是最能看出资深CC和普通CC功底的,比如:

S:为什么想多学门语言提高自己呢?

C:我的好朋友英语很好,我挺羡慕的。

普通CC会在此时下个结论,Ta想自己变得优秀。这只是表象,非本质。

资深CC一定会接著问,

S: 为什么她英语好你就羡慕呢?

C:去年她面试成功了迪拜航空

S: 为什么面试成功了迪拜航空就要羡慕呢?

C:迪拜航空可以飞国际航线,工资也超高,当然羡慕了!

至此,我们找到了她真正的目的,可以飞国际航线,工资高。从step 1到step 2实际上是表象到问题本质的过度,如果我们抓住表象开始提供解决方案,无法解决客户真正的问题,即便报名,也会出现客户预期和现实的偏差,导致退费、投诉等。这里有一个方法,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深层次洞察客户背后的需求。

清晰的定位需求后,我们会进入step 3

Step 3 痛点、需求放大

注意,这不是夸大其词、捏造事实来忽悠客户,而是通过对客户过去的回顾,面对现状的不满,了解与预期目标的差距,让客户清晰的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及紧迫性。简单点说,第一,为什么通过学习能够解决你的问题,第二,为什么要立即开始。

这里仅针对一类人群,分享下如何放大痛点,举例均以Step 2例子为准:

  • 已知变化——过去、现在对比

结合step 2定位到的用户需求,进一步了解对现不满的地方,什么时候开始不满的,既然不满一段时间了,之前为什么没有想过改变,Ta会回顾过去种种主观的问题,可能是不努力,不上进,思考缺乏前瞻性等,导致了现在的局面,通过回顾,增加了Ta心中的悔恨,也为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提供了动力。

案例:

S: 为什么飞国际航线就羡慕呢?工资跟现在有多大差别呢?(具象化差距)

C:因为我已经飞了5年国内航线了,觉得飞国际航线的同事每次飞可以在国外呆几天,换换环境,购购物什么的挺不错,就当是旅游了。工资差不多是现在的三四倍吧。

S:那差的真的很多啊,那为什么不去尝试下呢?

C:英语差呗

S: 什么水平呢?

C:差不多只认识26个字母吧

S:是一直这个水平吗?既然工资能翻倍,之前为什么没想过提高呢?

C: 我太懒了,上学那会儿不用功,上班以后也没时间了。

S: 上班以后为什么没有时间学习了呢?

C:其实也还是懒,不愿意花时间,没动力,直到看到好朋友跳槽才了我打击。

S:这个打击还真挺沉重的,平时业余时间都干什么呢?(让其回顾自己如何浪费时间)

C: 跟朋友聚聚会,睡睡觉,诳诳街什么的。

S:你想像如果这些时间你抽一小半学习,现在会不会跳槽的就是你?(引导想像理想的结果)

C:哎,你快别说了,悔死了

  • 可预期负面变化——现在、未来对比

过去耽误了时间,又对现在不满,也很清楚自己的问题点,那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未来有什么变化,答案不言而喻,原地踏步,思维固化,工作方面升值加薪遥遥无期,生活方面只能默默羡慕他人,越来越不自信,还有多少时间继续这么折腾。能够来咨询的,都是期望得到改变的人,所以,他们能够意识到紧迫性的问题。

在沟通过程中,一定要让Ta因为主观原因造成现状不满的具体例子,经过痛苦的回忆,才印象深刻。过去、现在、未来的变化中,可交叉灵活使用,新人建议先按流程来,先把基础打好。

案例:

S:你想一下,如果你继续业余时间逛逛街,睡睡觉,之后你和你朋友分别会是什么样?

C:那不用说了,我肯定也只有永远飞国内航班了,薪资也到天花板了,她之后可以去其他国际航空公司,平台大,机会也多。

如何刺激需求点:

  • What——自己想要的生活

上一期我们讲了马斯洛需求,从基本温饱到社会贡献,人在不同层级对应不同需求,但人都是有欲望的。挖掘客户期望的工作方面薪酬,职位,规划什么时间达到,生活方面自己物质、精神上的追求,明确具体目标。我们要做的是,在客户未来道路上一片黑,点亮一盏灯,告诉Ta,往这里。

值得注意的是,沟通中不要务虚,目标越具体越好,比如想当销售总监,岗位年薪多少,花几年达到。

案例:

S:你也知道自己之前不努力造成和朋友的差距,有没有想过去了国际航空公司,生活会有什么不一样?

C:我就希望能够去国际航空公司,薪资比现在高xxx,至少我能买更好的化妆品,对自己好点,攒点钱换一套更大的房子。

S:看似平淡,但目标还是挺远大的,想换多大的房子呢?

C:两百平吧,以后有了家庭,不至于太挤。

  • How——想要与得到的距离

有了方向和目标,如何去做,需要有策略和执行匹配。比如Ta想出国旅游无障碍交流,那自己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愿意付出怎样的时间成本。

案例:

S:刚才也沟通了,以去国际航空公司,薪资xxx为目标,那咱们自己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C:行业经验,这个我是没问题的,剩下的就是英语了。

S:那你期望自己达到什么水平

C:自有沟通交流吧,考试4级水平吧

S: 你希望花多久达到这个目标呢?

C:2年吧(很多人其实不知道需要花多久,也能了解客户的预期,普及学习过程体现专业度)

总结归纳一下,今天一共分享了三大环节:

  • 需求归因
  • 需求定位
  • 痛点放大,需求刺激

在咨询过程中,永远记住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Why study——为什么要学?

Why now——为什么是现在?

Why here——为什么选这里?

上一篇:课程顾问不得不学需求挖掘(Desire Generation) 上篇(连载)

参考文章:如何培养一名优秀的课程顾问? ~ END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桃李邦 (ID:ZPEDU100)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详细内容,包括更多市场、顾问培训资料,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 桃李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