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 woman suffering from abdominal pain feeling stomachache, s
▲肠躁症主要症状为反复性腹痛、便秘或腹泻,有时便秘腹泻交替或同时发生,且有腹胀、放屁、肠鸣或肠道运动习惯改变等症状,让人相当困扰。(图/ingimage)

大肠激躁症属于功能性肠胃疾病,肠道机能异常,并非感染发炎或癌症所引起,生理结构上也无缺陷,而是压力所引起的长期健康异常状况,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从中医观点来看,肠躁症的病因以情志因素最为重要,与肝的疏泄、代谢功能和情志有密切关系。肝的疏泄功能是脾胃能否正常升降的关键,而肝经由调节气机的升降,也会影响大肠蠕动功能。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林森中医昆明院区中医科主治医师陈重嘉指出,肠躁症主要症状为反复性腹痛、便秘或腹泻,有时便秘腹泻交替或同时发生,且有腹胀、放屁、肠鸣或肠道运动习惯改变等症状,让人相当困扰。门诊观察发现,罹患肠激躁症的患者以无法妥善处理压力的年轻人居多,不过,近年来生活压力逐渐升高,年龄层较大的患者,甚至退休长者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陈重嘉说明,不论是忧思气结伤脾或郁怒伤肝,都会导致肝脾不和,致使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而肝气郁滞,横逆脾土,就会导致脾失健运,影响肠道蠕动功能,进而腹痛、腹泻或便秘。中医治疗肠躁症的目的是缓解腹痛和调整排便习惯,「疏肝理脾」是治疗肠躁症的主轴,借由疏通调达诸脏腑、补虚泻实来调整气血的通畅顺达。

除了透过中医调理改善肠胃症状,陈重嘉建议患者,应该调整生活习惯,多多运动,找到适合自己的舒压方式,例如打坐、瑜珈等,并拥有充足的睡眠。其次为调整饮食习惯,改变饮食内容,多摄取膳食纤维帮助改善便秘,并遵循低腹敏3阶段饮食(Low FODMAP diet)模式,避免摄取难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陈重嘉指出,许多研究发现,多多食用豆类、水果、燕麦产品等含有丰富水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改善肠躁症。至于小麦、大麦、黑麦与相关制品含有麸质食物,应该避免食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