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阳明大学附设医院为患有胸线肿瘤的六十二岁杨女士,以「不插管」的胸腔内视镜手术,将胸腺肿瘤切除,阳大医院创下成为东部地区不插管胸腔手术首例。

杨女士是家管妇女,平时无抽烟喝酒等习惯,此次因为健康检查的关系,做了胸腔电脑断层扫描。检查后,赫然在心脏的前面发现一团不正常的阴影,因此在五月中时到阳明大学附设医院胸腔外科简宏哲医师的门诊就诊。在重新审视电脑断层影像和临床症状,加上抽血检查之后,诊断为胸腺肿瘤。并在审慎评估过后,安排了「不插管」的胸腔内视镜手术,将胸腺肿瘤切除。杨女士术后恢复良好,住院三日后出院并于门诊继续追踪。

胸腺肿瘤发生率为每十万人中0.15人,台湾每年约一五○例新诊断的病例。因为胸腺细胞极易因为穿刺过程转移到其他地方,所以若非完全不能开刀,医师并不建议术前的穿刺切片,完整将肿瘤切除,是目前对于胸腺肿瘤治疗的宗旨。

传统胸腔手术在全身麻醉底下进行,因为麻醉药使呼吸肌肉麻痹,因此手术中必须要插入气管内管辅助患者换气。在手术过后,因为插管的关系,往往会引起伴随的并发症,包括:疼痛、咽喉发炎、声音沙哑、甚至轻微的呼吸道感染等症状。随著医疗科技的进步,阳明大学附设医院引进了高流量加热式呼吸加湿器,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取代气管内插管进行手术,将手术的侵入性再度降低。除此之外,传统开胸手术约三十公分的大伤口,往往造成患者术后疼痛,无法深呼吸;进而导致肺炎机率增加、住院天数和恢复时间的延长。

目前胸腔镜辅助手术比起传统开胸手术,伤口可以缩至二-三公分;除了美观之外,减轻术后疼痛,也促进患者恢复。案例中杨女士手术以胸腔镜辅助方式进行,伤口仅二公分,于术后一周门诊追踪时已恢复良好。

胸腔外科医师简宏哲也提醒,并非所有胸腔手术都适合以不插管方式进行,必须在术前详细的评估审视。一般来说:手术过程太长、肿瘤太大、患者肺功能太差等,都不适合进行不插管手术。目前一般可进行不插管胸腔手术的范围有:局部肺叶切除、纵隔腔肿瘤切除、气胸及血胸手术等,但须视患者状况而定。总而言之,不插管手术的优点有:降低麻醉用药,加快术后复苏、无气管内插管,减少因插管带来的并发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