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想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开始增强。上到太空,下到海洋,人们探索的深度开始不断加深。目前人类踏足最远的地方就是月球,离我们有38万公里的距离,当我国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后,人类探索最远的地方便成为了月球背面,而当前人类下潜深度最高可达上万米。

中国高科技术获突破,实现水下6千米与卫星通讯,俄:请共享技术

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潜水器,其曾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到7000米海域,创造了一个世界记录。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已经可以达到上万米。虽然我国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一直在破纪录,但因为缺乏高精度定点海底作业的手段以及设施,导致潜水器在海底中的行动受到了阻碍。

海底情况的复杂程度一点也不比太空小,当潜水器在海底进行取样的时候,只能尽可能的获取海底样品,因为潜水器无法精准的知道样品的产状和形成环境,对样品的位置仅存在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能够在海底进行更好质量的探索,我国必须要提高对深海探测的准确性。

中国高科技术获突破,实现水下6千米与卫星通讯,俄:请共享技术

为了精确地到达各种深海复杂环境进行高效的勘探,我国提出了“海天信号无缝衔接”的想法。将下潜深海的深海探测器,与卫星数据传输结合在一起,让在海底探索的深海探测器,也具备卫星导航。

在此次“海星6000”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的下潜任务中,其十分顺利的在6000米海下,完成了水样采集、模拟黑匣子搜索打捞等任务。在持续工作的3个小时中,“海星6000”在6000米的水下成功完成了采集任务。

中国高科技术获突破,实现水下6千米与卫星通讯,俄:请共享技术

“海星6000” 首次科考应用任务的完成,意味着我国在海洋探索技术领域又取得了一项新突破。海底有着丰富的资源,进行海底探索能够帮助我国的资源开发,而卫星与深海的结合,能让我国更高效的了解深海。面对能够实现开发深海的我国深潜技术,俄罗斯主动上门,请求我国分享该技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