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在謀求自己的「勢力範圍」?

  當前世界經濟發展處在一個新的調整期,需要新的思路和新的倡議,「一帶一路」就是諸多新思路、新倡議中最有影響力的,得到的支持多,參加的國家多。「一帶一路」不僅推動合作,也推動開放。通過實現互聯互通,促進經濟要素的跨國流動,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和市場的深度融合;通過推動沿線國家協調經濟政策、開展更加深入和廣泛的高標準區域合作,共同營造一個開放、包容、均衡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凝聚共同利益,實現合作共贏。

  「一帶一路」不搞「區域第一主義」,遵行「開放的區域主義」,不僅沿線國家可以參與,也歡迎世界上其他國家參與建設。以亞投行為例,其成員資格對真正有興趣並願意做出貢獻的所有國家開放。互聯互通並不僅僅侷限於這些路線,涵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多種多樣的連接。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種戰略競爭?

  目前,世界經濟正處於困難的調整期。由於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發展不平衡加劇,貿易和投資增速放慢,保護主義盛行。面對世界發展中這些問題,各種反應和對策都有。「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是開放、合作、發展的新風。它不同於一般的技術創新,它是通過學習經驗、分享資源、共享利益來激發有關國家和地區的參與熱情,動員其資源投入,改善其綜合發展環境,調動經濟增長的潛能,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引擎,推動世界經濟走出低迷,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實現包容與平衡的可持續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有助於推動有關國家和地區合作共贏,推動國際新秩序的構建。「一帶一路」是合作倡議,不是戰略競爭,它有助於培養合作精神,增強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推動構建合作與和平的地區與世界。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種開發援助?

  「一帶一路」建設採取共同參與、共同規劃、共同建設和共享成果的合作方式,不同於傳統的開發援助,參與方都是平等的合作夥伴關係。「一帶一路」建設遵循的原則是「在滿足所有參與者利益的基礎上通過協商共同建設,努力整合所有參與者的國家發展戰略」。

  大多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都是發展中經濟體,人均GDP水平仍然很低,任何單獨的國家都難以建立一個良好的基礎設施網路。由於基礎設施的發展需要長期的投資,公共資金和金融機構的合作支持至關重要。預計在未來幾年,基礎設施投入還會進一步增加,所有的發展中國家在滿足他們的基礎設施需求方面都面臨著巨大壓力。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估計為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發展中國家每年需要投資3.3至4.5萬億美元,這些投資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項目(電力、電信、交通、水、衛生)以及與基礎設施相關的具體項目(如食品安全、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健康和教育)。

  在資金來源方面,過去的發展合作傳統是通過雙邊和多邊捐贈者資助。但研究表明,發展援助的份額在基礎設施融資中僅佔6-7%。這表明需要創新發展合作方式。「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共同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提供了新的發展合作框架。過去的經驗表明,在電力、電信、運輸和供水等領域,發展中國家的外商直接投資份額較少,現有的投資相對於滿足可持續發展議程所需要的有效資源而言仍只佔一小部分。亞投行是基礎設施發展合作融資的新型模式。通過亞投行的自身融資、國際市場融資,以及調動國內公私部門融資的潛力,充分考慮夥伴國家項目的需求,將為其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資金支持、技術幫助,為其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金磚國家」建立的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也是如此,功能主要是有助於解決發展融資的瓶頸限制,通過提供貸款、擔保、參股或其他金融工具支持,以合作的方式實現社會、環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從未來的角度來看,成立更多的以發展為導向的新型機構是必要的,它能為包容性發展帶來新的活力。

「一帶一路」是向外轉移被中國市場淘汰的落後過剩產能?

  絲綢之路經濟帶通過陸地網路把中國—中亞—西亞—俄羅斯—歐洲以及中國—東南亞—南亞連接起來;而海上絲綢之路通過海上網路把中國—東南亞—印度洋—非洲—歐洲以及中國—大洋洲連接起來。中國這些為數眾多的接鄰和近鄰國家,從地區上來說,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地緣帶,實現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需要跨境基礎設施網路的支持,包括公路、鐵路和航空,但現在所有這些跨境基礎設施無論是在硬體上還是在軟體上都很落後。「一帶一路」建設有助於改善陸地跨境基礎設施網路,提高現代化港口的連接,發展港口區經濟,構建海上物流網路。這不僅能夠解決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瓶頸,而且能創造新的發展機會,促進各國共贏發展。

  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既有設備技術能力,也有管理經驗,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中國企業走出去,與當地國家共同協商、設計、建造新產業,不同於以往的簡單的產能轉移,不是把過時的和污染的產能轉移出去。從這個角度來說,是產業的擴展與提升,有利於其經濟發展。因此,中國推動「一帶一路」下的產能合作,不是將被市場淘汰的落後過剩產能轉移出去,是一種新型的合作發展方式。

建立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將取代現有機制?

  「一帶一路」倡議的一個重要創新之處是構建新的合作機制,如建立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但它們不是要取代現有的機制,如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機構,而是做增量,推動合作,與原有的機制合作互補。像亞投行支持的基礎設施項目,就是與亞行、世行聯合開展融資業務的。

「一帶一路」倡議是經濟合作議程?

  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互聯互通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法規、規則和標準一致或者連接,以及人員流動。投資和貿易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領域,旨在通過促進投資和貿易便利化,消除貿易和投資壁壘,在沿線國家之間構建自由貿易區。金融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支撐。通過協同努力,促進貨幣的穩定,增強信用體系的能力,鼓勵商業性股權投資基金和民間資金參與重點項目的建設。土木極客-關於「一帶一路」的六個疑問

————————————————————————————

土木極客大土木、大交通領域的工程科技傳媒與投融孵化平臺

土木極客-職稱論文發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