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交警上崗了、快遞員忙着送貨、淘沙工正在挖沙……記者來到湖北丹江口市六裏坪鎮幼兒園,孩子們認真地從事自己想做的職業忙得不亦樂乎,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如何避免幼兒園小學化?2018年以來,丹江口市教育局在去幼兒園小學化方面着力,要求每所幼兒園除正常活動課程外,每天必須保障幼兒有兩小時的戶外自主遊戲時間。

  一年多的時間,該市基於“去小學化”的戶外自主遊戲模式探索改革,既激發了幼兒園教師積極創新教學策略,又充分發揮了幼兒園遊戲的自主性、娛樂性、教育性功能,讓孩子們在快樂中玩出了精彩。

  體驗式遊戲還原生活色彩

  “陳老師,請接收您的快遞。”“謝謝!今天老師收到了好多快遞!”抵達六裏坪鎮幼兒園時,正值幼兒園午休後一小時戶外自主遊戲時間,記者在採訪大班男幼師陳虎時,一名自稱“小小快遞員”的學生走來,從揹包裏拿出一份快遞交給陳虎。

  膠塑操場上、沙池中充滿歡聲笑語,130餘名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有序地開展着遊戲。小班的孩子在爬行遊戲中進行體能訓練,中班的孩子在玩紅藍對抗遊戲,大班的孩子在模擬社會生活場景當交警、送快遞、做體檢……

  提及六裏坪鎮幼兒園的誕生,丹江口市教育局副局長劉文遠告訴記者,在2010年以前,丹江口市鄉鎮公辦幼兒園寥寥無幾。2011年,湖北省啓動第一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丹江口市同步實施“學前教育發展三年規劃”,連續三年把“每年建設5所鎮幼兒園”納入“市政府十件實事”,逐步實現了每個鄉鎮至少有一所中心幼兒園的目標。

  “我們家是貧困戶,孩子以前在私立幼兒園上學,每學期要花2000多元,實在吃力。現在在這裏上學學費750元,伙食每天也才10元,每學期還有500元補助。”六裏坪鎮幼兒家長陳華榮說,“每天隔着柵欄看孩子們邊玩邊學,我由衷地感到放心。”

  民間傳統遊戲玩出新花樣

  “哇!這兒有個美食街。”走進均縣鎮中心幼兒園,該園遊戲區設置的這條街引起了衆人關注。

  “均縣地處古均州舊址旁,弘揚傳統文化也是教育的責任,我們根據古均州特色,設置了這個仿照真實生活的遊戲場景,每次開街時,孩子們在這兒玩得開心、學得有文化。”該園園長袁賢娥說。

  在該園採訪時,正值該園午飯後半小時遊戲時間。在操場上,一羣孩子正在合力用木板搭房子,兩名孩子用四塊大木板搭了個三角形帳篷,鑽進帳篷裏不願出來了;小班的孩子圍成一個圈,在音樂的伴奏下和老師一起玩“快樂傳積木”;還有一組孩子在跳皮筋,不同往常的是四名孩子把皮筋拉成了四方形……推車、踩高蹺、甩飛碟、滾鐵環等遊戲,在老師們的創新下都變了模樣。半小時過去了,隨着一聲哨令,孩子們立即各歸各班,在老師的帶領下列隊進入午休室。

  “我們的自主遊戲結合古均州民風民俗,以民間遊戲爲主。比如說跳房子、踩高蹺、滾鐵環等遊戲,這些都是孩子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曾經的童年回憶,既有趣味性,又具備傳承性。孩子們在校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玩,回到家還能找長輩一起玩,親子關係從中也能夠得以融洽。”該園幼師遊芷君一邊陪着孩子們玩遊戲,一邊告訴記者。

  陪同採訪的丹江口市2018年十大教學改革標兵、漢江集團幼兒園幼師王曉鳳也和孩子們玩了一會兒滾鐵環、跳皮筋,她說:“戶外自主遊戲作爲一種非正規性體育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體育課、課後鍛鍊的不足,如果孩子們每天都能玩玩蓋房子、滾鐵環等遊戲,在奔跑中出出汗、釋放些情緒,對身心健康大有益處。”

  讓教師學會遊戲指導

  “在醫院遊戲中,一些老師會告訴幼兒,醫院要分‘掛號部’‘門診部’‘注射室’‘手術室’等,看病時針應該怎麼打,鹽水應該怎麼掛……這樣真的能夠讓孩子們玩得好、玩得透嗎?”不久前,丹江口市近百名幼兒教師匯聚六裏坪鎮,集中學習與探究“如何玩”“爲什麼這樣玩”遊戲。

  “教育局曾多次派專家深入我園指導區域環境創設和區域遊戲教學,使我們的教師對爲什麼‘玩’遊戲、怎樣‘玩’遊戲、‘玩’出什麼目標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六裏坪鎮中心幼兒園園長李亞輝告訴記者,近年來當地教育局爲避免幼兒園小學化,通過大力推進遊戲教學,加強區域環境創設,投放各類玩教具,讓孩子們在“玩”中健康成長。

  爲了讓教學更加規範,該園不僅加強一日工作流程培訓、一週工作計劃集體研討、區角遊戲教學探究,每天還安排一名園領導和兩名教師進課堂,巡查教師工作是否盡責、遊戲組織是否合規、是否有小學化傾向。通過不斷探索,六裏坪鎮中心幼兒園的遊戲教學收到了良好效果,家長們的傳統教育觀念得到更新,周邊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也有了正確引導。

  而均縣鎮中心幼兒園瞄準農村文化資源,挖掘和整理當中對幼兒園教育有價值的內容,將當地廣爲流傳的民間文學、音樂、遊戲、故事、歌舞等元素,融入戶外自主遊戲教學中,讓幼兒們的成長更接地氣。

  丹江口市教育局局長鬍恩中告訴記者:“老師在‘玩’中體悟到了教育的真諦,自然會掌握寓教於樂的教學方法。我們希望以後任何人詢問哪所幼兒園好,我們都可以回答他,您家門口的那所就非常好!”

  《中國教育報》2019年04月07日第1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