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晟宇

主要參考:eoportal.orgworldview4.digitalglobe.com

前段時間,最頂尖的商業遙感衛星WorldView-4因為控制力矩陀螺故障導致整星失效。

看到新聞的時候思緒良多,感嘆WV4真是命途多舛,從計劃開始歷經艱難,見證數次大的合併各種波折,站上發射臺還受周遭火災的影響而延期。本以為在軌工作後隨著出色的表現可以開始好好發揮了,卻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迎來了自己任務的終結。

這裡想簡單地寫一點東西來簡單介紹下WV4,算是一種紀念,也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

WV4的發射

2016年11月11日WV4衛星搭乘Atlas V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在軌運行在617km降交點地方時10:30的太陽同步軌道。WV4是一顆與WV3能力相當的最為頂尖的商業遙感衛星,最優空間解析度達到了0.31米。

WV4的衛片

0.31米解析度的能力可以從圖像中很直觀的感受到。可以比較容易地辨識車型,基本可以區分開保持一定距離的人羣,數清楚人數,等於是真的」天眼「了。

為什麼WV4編號上在WV3之後,也在較晚時間發射卻和WV3的在解析度等能力上差不多呢?這是由於2013年DG對GeoEye進行了併購,當時的GeoEye-2與WV3是處於對位研發的,併購之後GeoEye-2就被「雪藏」了。之後GeoEye-2被重新編號為WV4,最終纔在2016年發射。

WV4衛星

WV4不但空間解析度非常高,同時也是一顆典型的敏捷衛星,甚至可以說是超敏捷成像衛星。10.6秒中就可以掃過200km範圍(比WV3快了1.4秒),基本上具備了在軌的過程中想指哪就指哪的能力。

WV4捕獲的獵鷹第一級返回

這是WV4捕捉到的獵鷹火箭第一級返回的畫面,如果不是衛星具備如此之強的能力,是無法去抓住這麼短暫瞬間的。

WV4衛星的尺度示意

同時WV還有著非常高的目標定位精度。它達到的CE90無控制點精度優於四米,意味著可以非常準確的測量出圖像中物體的位置。

這4米精度的獲得是非常不容易的,意味著衛星本身的定位誤差、衛星熱變形、振動加上圖像自身的誤差綜合在一起都要比4米小,衛星的強大可見一斑。

WV4衛星的出色的綜合能力

有了這樣的解析度,敏捷能力和定位能力,我們就可以很清楚地拍到這些細節豐富的畫面,並且知道畫面中飛機,設備、車輛人員的具體位置。可以說WV代表著商業遙感衛星的頂尖水平了。

WV4衛星

具備這麼強的能力,首先因為WV本身就是一臺極其巨大先進的相機,正如DG的創始人之一的Walter Scott所說,」WV4就是一臺巨大的望遠鏡包裹了一點點衛星「。

然而這麼說並不全對,因為其實包裹的衛星雖然體積沒有望遠鏡系統這麼明顯,作用卻是非常明顯的。WV4作為一顆超敏捷的高分辨成像衛星,需要實現動中成像的能力。這就需要衛星為相機提供快速敏捷的機動能力同時,提供穩定的成像環境。

WV4這麼一顆巨大的衛星(高快5米),要實現三軸穩定,以及高速機動過程中的穩定成像。其姿態確定系統選擇了高精度的星敏,IRU,姿態執行機構選擇了CMGs(動量力矩陀螺)。

而這次的故障就出自CMGs,導致了一個軸向上失去了穩定性。顯而易見,這個故障應該導致了起碼兩個直接後果,就是想指哪裡指不過去了,而且「攝影師手抖了「,無法保證成像質量。沒有質量的圖像就無法成為產品,沒有產品WV4就成了負擔。

強大是WV4最大的脆弱。

為了實現如此這般的能力,衛星就需要配置如此能力的望遠鏡和控制系統,要做到這樣機動能力還要追求穩定的控制,當前只能使用CMGs。(當然還有其他的技術途徑,但是這個是最主流的),而CMGs使用的複雜度和本身的體量及代價,也很難去保證它的可靠性,因此導致一個環節的故障就是全局的失敗。

或許WV4的折戟將給商業遙感的頂尖市場與衛星研製帶來一些新的東西,值得我們思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