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我正坐在由北京开往南京的G35次列车上,短短两天的北上之旅,算是匆匆画上了一个句号。

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弥补了三年前错失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盐Club的遗憾,并且第一次见到了 @潘志立 。

嗯,我向你们保证,潘老师真人确实比照片更帅。

初识潘老师时,他一千粉,我也一千粉;如今,他四万粉,我的粉丝数只是他的零头。五年前那批在知乎篮球板块有意或无意刷著存在感的朋友们,他们中的不少如今已经难觅踪影;我自己也曾有接近一年的时间对篮球话题避而不谈;只有潘老师一直坚持到了现在,从未中断。

离开的理由有很多,但与离开本身这个行为相比,理由其实并不那么重要。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有很多熟悉的名字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现在的知乎篮球板块乃至整个体育板块,都比过去的任何时期更加活跃。不断有新人加入到创作者的行列中,去填补著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在体育内容创作变现渠道极其有限的当下,能继续坚持下来的大部分人,多少都怀著一份热爱。


似乎是有点跑题了。说回新知青年大会本身。

一下火车就直奔过来的我应该是到场最早的几个人之一了。在会场旁边的麦当劳吃早饭的时候,碰巧听到几个知乎的工作人员在讨(tu)论(cao)——大体概括一下就是:公司好像是没钱了;准备工作太过仓促;请知友来又不报销路费,大家明天还要上班,谁来啊云云。

我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

4月末的北京格外冷,天空还不时飘著点毛毛雨,但外场的观众人数还是比我想像中的要多。平心而论,对我来说,勇士和快船比赛的吸引力原本是要更大一些,不过在杜兰特摧枯拉朽般的半场38分后,萌萌的刘看山忽然显得更萌了……那就再多逛几圈呗。

我把最多的时间花在了制作这张草草涂著[掘金总冠军]的名片上,主要是为了配合潘老师的[马刺总冠军]……嗯,结果你们现在也已经知道了。

至于午后的内场环节,我记住的东西实在不多——一千多人挤在一个封闭空间里,难免是要犯困的。

原定于1点开始的活动被推迟了很久,今天最大牌的嘉宾梁文道先生据说因为交通管制姗姗来迟;周源先生的激光笔一度也出了问题,总的来说这个开场环节除了炫酷的灯光外可谓诸事不顺。

在七弯八绕兜了若干圈子后,周源先生总算是提到了会给予创作者们「真金白银」的激励——虽然我总觉得他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相当……不痛快。

在如今这个时代,一切的产出都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高质量的产出尤其如此。直播和短视频领域各平台关于主播、PGC和代表性UGC旷日持久的争夺战,知友们心照不宣的某平台挖人事件,种种事件都在向我们反复传递某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这一次,无论如何,知乎终于开始画饼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