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04.jpg

講到面試大家應該都聯想到面試經歷之類,網路上的資訊也大都以求職為主的文章,比較少以面試官為主,以我自己而言,經常在這兩個角色切換,所以想寫有關擔任面試官的文章,當然擔任面試官是一份很辛苦的任務,從求職者的挑選,決定,到職後的合作都是一件非常吃力不討好的任務,當一間公司人員異動十分頻繁時,有些主管會抱怨求職者不如預期,但換個角度想,會不會是身為面試官的自己有一些問題呢?有沒有應徵錯的人?給予與當初不符的工作任務?或者只是單獨把求職者當作機器呢?

找到理想的對象

搜尋理想求職者,是面試官在找人的第一項任務,也可以說是最繁鎖的任務之一,在面試的過程中面試官除了確認主動求職者的資料外,還需要從茫茫人海找到合適的求職者,除非公司具有規模與名氣,基本上大部份都是後者,在這些履歷中尋找合適的人有幾項規則,除了過往經驗、專業技能外,我還會加入年齡與性別,並不是所謂的性別岐視,而是我需要把不確定性降低,有些工作就適合男性就不該找女性,而年齡的部份我會避免找比自己年長的,原因是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駕馭,雖然年紀比自己年長相對經驗是豐富的,但有些工作習慣是不好改變的,如果年長的新進人員將不好的工作習慣影響了原本員工,這個風險我寧可降到最低。

面談交流

找到適合的求職者後就需要邀請對方前來公司面談,這個階段面試官就需要小心僅慎了,我有幾次面試不愉快的經驗,即便對方開出的薪資符合我的預期,我也不願前去報到,首先面試官需要詳細檢求職者的履歷,將自己疑問或好奇的項目寫下,待面試的過程中詢問對方;以往我都會把面試當成相親,兩個彼此不相識的人,在某個時間上,在同一張桌上對話,契投的話之後每天都會與對方見面;此外面試官在面談的過程中需要慎重一點,但慎重不代表嚴肅,只因為這關乎著企業形象,曾經有一次面試機會,我應徵在地方上頗有知名度的公司,面試時我被帶到一間小會議室,面試官拿著五張A4的紙張,要我填寫完畢,而這五張紙的內容跟人力銀行的個人履歷表大同小異,花了半個小時填寫完,面試官進來收了資料後,就請我回去等候通知,基本上我與面試官沒有對工作內容有更一步的討論,離開這間公司時我心中是有一個很大的問號,我究竟為何來到這裡,這個問題在我心中仍然無解,之後這間公司有在與我聯絡,當然我是回絕第二次前去的機會,因為第一次的面試讓我感覺不佳,讓人感到不受到尊重,所以希望每個面試官可以慎重的看待每一位面試者。

經歷訪談

在面談過程中對面試官而言,求職者的經歷是主要的話題,除了希望求職者可以提供更多的資訊,降低面試官的不確定性,更要從對話中看出對方對工作的態度與想法,通常我都會詢問求職者進來公司後有何期待,再來就是對自己的期許,這兩個問題,藉由這兩個問題來分析求職者的態度以及方向,一方面也能知道這是不是自己所能給予的,如果求職者對於未來想往A方向發展,但加入後一直給予B方向的任務,過一段日子這位求職者可能就會選擇離開,到時面試官又要重來一次,到時對兩方都是一種損失,或許以企業的本身來思考人員流動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但是若是把面試時投入的時間與精力,再加上之後的培訓,就長期來看這對企業本身就是損失。

薪資談判

通常面談這個階段,面試官心裡就會有個底,是否要任用這名求職者,後續就是薪資談判了,薪資談判也沒有所謂的難度,只在於是否可滿足求職者的需求,近而說服對加入團隊,如果薪資上無法達成求職者的需求,那就必須用其他方式說服對方,福利、未來發展...等,但這就必須不要陷入劃大餅的迷思,一旦求職者加入成為團隊的一員,發現面試官當初開的支票是搖不可及,那求職者一定會二話不說的選擇離開,雖然有時可以再次說服,但不建議這麼做,因為這樣的行為已經破壞你與對方的信任,還是儘量用誠實坦白的態度面對求職者。

最後在提醒所有面試官一些基本態度,第一點是尊重求職者,雖然大多數的面試官都會掉落「選人」的迷思,但別忘了在面試官選擇求職者時,求職者也是在選擇企業,畢竟求職者付出自己最精華的時間;第二點是誠實,千萬不要開出超過自己可承諾的期待,蠻多數離職原因主要因素就是這個選項;最後就是不要把求職者單純當作工具,雖然我們也知道並不是所有的求職者都渴望成功與成長,或許有些求職者選擇安定,但身為面試官還是需要把求職者未來的發展放進來考量,發自內心的為對方想,這樣才有可能雙贏,甚至求職者、自己以及企業三贏的狀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