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通报中金黄金案最新:专案账户新增157万

  4月6日,深圳南山公安局对外通报中金黄金平台涉嫌非吸案最新进展。根据通报,目前天津某企业已将涉案资金150万返回至指定专案账户,同时承诺剩余的150万一涉案资金待股权转让手续办理完成后全部按规定返还。

  同时,犯罪嫌疑人蒙某英已主动退还个人投资所得利息7万元人民币至指定专案账户,争取从宽处理。【深圳南山公安局】

  P2P网贷仍有发展空间:备案之外,平台忙转型

  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独家透露,上海网贷主管部门表示,到今年6月底会把上海网贷机构数量再压缩一半。多数受访者也表示,网贷降存量是必然,在行业寒冬期,多数平台在准备备案的同时开始谋变,转型监管引导的助贷机构、网络小贷成为主流,也有部分平台拟向私募机构及金交所转型。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网络借贷业务依然具有较好的市场空间,但更多的网贷平台可能在整个链条的某个环节上发挥优势,特别在服务持牌机构方面将会发力,而不会都像以往一样覆盖从出借人到借款人的全链条业务。【国际金融报】

  第三方支付监管趋严, “千万元罚单”与“紧箍咒”齐飞

  截至去年12月底,央行对支付机构开出罚单近140张,累计罚单总额将近2.1亿元。中国支付网创始人、总编辑刘刚表示,“常态化、大额化,是2018年第三方支付罚单总体呈现的特点。

  ”2018年已有包括杉德支付、国付宝、联动优势、卡友支付、银盛支付、智付支付在内的6家支付机构因违规等问题均领到了央行开出的“千万元罚单”。其背后是监管进一步趋严,同时也折射出监管对消费者保护的重视。【证券日报】

  捷信回“王座”,华融消费金融利润降八成

  在已披露业绩的10家消费公司中,捷信消费金融以13.96亿元的净利润超过招联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重回“利润王”的宝座。而华融消费金融的净利润下滑比例最高,达到88.2%。越来越多消费金融机构的运行进入正轨,监管依旧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联合资信此前的一份报告指出,消费金融行业监管的逐步加强在给持牌机构带来一定优势的同时,也使得消费金融公司业务结构以及风险取向面临着一定调整压力。【新京报】

  信用卡诈骗案件下降至6000余件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金融诈骗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报告显示, 近三年金融诈骗发案量同比持续下降,平均降幅超20%。报告显示,金融诈骗案件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2015年东部地区收案量占全国案件总量的62.50%,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这一数据逐步下降至51.72%、50.12%和48.26%。

  此外,报告还披露了一组数据,2016年至2018年,信用卡诈骗案件由1.2万件下降至6000余件,在金融诈骗案件中占比由83.14%下降至72.19%。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卡诈骗案件近八成作案手段为恶意透支或超限透支,信用和额度管理应引起重视。【北京青年报】

  5年期利率3.25%:地方债银行开售遭哄抢

  4月1日至3日,北京地方债在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等11家银行柜台,或部分银行的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认购。尽管本次北京地方债的认购期有3天,但部分银行4月1日就已售罄所有额度。

  不仅是北京,3月25日,发行的宁波市地方债为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在银行一经开售便一抢而空。期限3年,招标确定的发行利率为3.04%,柜台销售额度3亿元;浙江省地方债为棚改专项债券,期限5年,招标确定的发行利率为3.32%,柜台销售额度11亿元。【国际金融报】

  END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传递信息,不代表【P2P观察】观点,不构成投标建议;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