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的时候宣告失败了。在公司官网上,谷歌写到:感谢大家与我们一同探索,我们的探索之旅不会就此结束。如今谷歌眼镜正在卷土重来,不过在战略上有了重大调整,最大的亮点是,谷歌不再针对公众消费者,而是将市场放在了企业上。

谷歌在首次尝试中,并没有很好地理解哪些用户能最好地使用这些眼镜,也没很好地弄清这些眼镜需要有那些功能。现在,谷歌找到了研发的重点。工厂和仓库将会是谷歌眼镜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谷歌在刚提出智能眼镜这一概念的时候,很多科技弄潮儿都对它很感兴趣,毕竟它是最早推出可穿戴式设备概念,而且也是最早能拿出成品的智能设备之一。虽然谷歌给我们演示的视频中我们看到了它高大上的一面,然而过去了这么久,这款产品却迟迟都未普及开来。

  对于早期的国内玩家来说,可能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售价,而是购买渠道。谷歌眼镜在早期开发者版本的时候只以邀请的方式进行赠送体验,不过这个资格的挑选本来就是一面之选,真正懂技术的行家也很少会在公众面前现身,说白了就是不接地气。

  而后来随著谷歌眼镜的种种不便和缺陷曝光,公众对它的兴趣更是进一步降低,越没有普通人去购买使用,它就越像是闭门造车完全不顾大众体验。久而久之,价格高昂、功能鸡肋也就成了这一产品的代名词。

  现在已经很少有开发者还会对它提供进一步支持,为它付出大量的人力精力却收不到用户的直接反馈,低迷的销量也让他们入不敷出。

  以国内动辄上万的代购价格来说,这个谷歌眼镜的确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唯一让人还有兴趣的估计就是它的基础功能和造型了,不过如果只是为了装X的话,那我们有更低价的选择,何苦去选这个娇贵手办呢?


报到少了,国内的眼镜厚积薄发,,现在多是国内的一些报到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