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城市之间的对标发展成为一种现象。比如大连市提出要对标上海,山东的济南市和青岛市分别提出要对标深圳、杭州,西安市要对标成都等。

  对标现象的出现反映出地区发展中竞争的加剧,以及相对落后城市对发展的渴求。见贤思齐,是一种好的现象,甚至提出一个较难实现的目标也未尝不是好事,“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

  但这里面面临一个较为迫切的问题:对标之下,到底学习些什么?

  我们看到,近来一些城市意识到了营商环境的重要性,把打造营商环境作为核心竞争力。这并没有错。但是有些地方把优化营商环境简单理解成了出台一些对引资的特殊激励措施,就失之于片面。

  上海市继2月召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大会之后,4月3日又召开了“一网通办”工作推进会议。“一网通办”的推进,堪称“上海速度”,但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仍不满足”:要将“一网通办”推向纵深,“一抓到底,久久为功”。

  在上海而言,优化营商环境是一种抓手,是积极推进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结构调整,是加强社会治理的深层次思考和系统性设计,体现的是因地制宜的创新精神。

  营商环境、服务态度,都是地方政府需要持续发力的所在。但各地更要学习的,应该是因地制宜的创新精神。

  拿深圳来说,去年,深圳市GDP首次超过香港,高出221亿元左右。实现这一历史性超越的背后有这样一组数据:90%的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源自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的重大科技项目由龙头企业承担。

  那么对标深圳,当然要学习深圳注重科技创新的精神和做法。

  但光学科技创新就行了吗?显然不行。光有模仿是很难实现弯道超车的,更为重要的是还得学习深圳的创新精神。

  无论是上海还是深圳,通过改革创新激发内在发展动力,都是重要方面。很少看到上海、深圳等城市召开招商引资大会,也很少见到这些城市对招商引资成果提供多少奖励,但资本和项目就是流向了那里。其中的原因,值得很多对标的城市去深思。

  事实上,在进行对标的城市手中也都有一些“宝”。拿北方某大省来说,在电商、云计算等方面,蛰伏了很多行业领域领军企业,业内认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发展前途;在民营企业方面,高端铝业、粮食深加工等都可能成为国家的支柱和支持的产业。如果不把手中的宝视为宝,那是一种短视行为。这也是对标中需要特别重视的。

  总之,对标的基本含义是通过对标先进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创新而不仅是模仿去实现自己的进步甚至超越。无论是对标哪个城市,都需要站在本土化的视角上进行审视和行动,既不因对标而忽视自身的长处、放缓自身的特色发展,也不能超越阶段囫囵吞枣、急于求成,必须实事求是,做到精准落地、复制推广、力求实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