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有非常多的外國人來到了中國,在一些大城市,外國人已經非常常見了,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所吸引纔來到中國的。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人尚且還學不懂,更何況是他們這些門外漢呢!當然也有一些國外學者對中國文化的研究要超過不少國人。當一個外國人向你問起中國傳統文化,你怎麼介紹纔不會丟份呢?

  半壺紗劉珂矣

  中國傳統文化最基本的分類是按照經,史,子,集四部分分類的,我們學習傳統文化常常是從“子書”開始學習的,“子書”就是先秦諸子的書籍,包括《孟子》《莊子》《老子》等書,按照歷史脈絡,確實先應該學習這些,但對外國人來說,先介紹這個就不太合適了,你應該先從經介紹。

  子書包含的思想太過龐雜了,諸子百家幾乎是古代中國所以思想的總源頭,一本書就是一家之思想,外國人本來就不是很明白中國思想體系,你介紹諸子百家,不是曲高和寡也差不多了,所以應該先從一家思想開始介紹。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正統思想是哪一家?非儒家莫屬,經部儒家佔主要地位,《論語》《禮記》《孟子》等都算是儒家著作,而《詩經》等書都是古代瑰寶,文化以及風俗的體現,所以先應該介紹《論語》,然後《孟子》,接着就是十三經中別的部分。

  然後就可介紹史部了,史書可以分爲兩大類,二十四史和《資治通鑑》,二十四史是中國歷朝歷代的官方史書總稱,介紹二十四史時,司馬遷的《史記》應該是介紹的重點,《史記》不是史家鼻祖之作,但它卻史家最高成就的著作,《春秋》有微言大義的美譽,但《史記》卻被稱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資治通鑑》是由宋朝司馬光主持編撰的一部宋以前的通史,目的是以史鑑今,在中國歷史上影響非常大。

  介紹完史書你才應該介紹子部,子部其實就是一家之言,像《老子》《韓非子》《淮南子》等就是子部的著作,西方人非常喜歡《孫子兵法》,其實《孫子兵法》就是子部的著作,還有《六韜》《三略》等都是屬於兵法家的著作,也是屬於子部的。

  最後就是集部,集部顧名思義就是將所有不屬於其他三部的放在一起,就像一個雜貨鋪子,什麼都有,跨朝越代,像《文選》先秦到漢的文章都有收錄,《漢魏六朝百三家》收錄了不少名人的名作,名篇。集部就是一個大集合了,有了前面的經,史,子三部打基礎,集部才能分得清,不然看集部根本就分不清是哪朝哪代的文章。

  按照這樣的順序介紹中國傳統文化是不是非常不錯呢?大家還有更好的介紹方法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