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這是魯迅對司馬遷《史記》的評價。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魯迅此處借《離騷》來評價《史記》,也可見《離騷》在文學史上的價值非同一般。

在香文化的發展上,《離騷》的地位也舉足輕重

其中對香草的描述讓後世得以窺見先秦楚國時期香的發展與運用。據史料記載,楚國慣以香草比君子,例如屈原、中國四大美男之一宋玉等,因此在留存的《楚辭》里隨處可見香草的蹤影,作為《楚辭》之首的《離騷》,千古傳唱,當中描繪的香草亦是十分繁多,除開朗朗上口的「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你還知道多少裡面的香草?今天一支燭小編就為你一一道來


江離——川穹

原辭: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覽椒蘭其若茲兮,又況揭車與江離?

概述:

江離也就是芎,或者叫川芎,為傘形花科,這一科的植物多有特殊香味,比如常見的芹菜、香菜。川芎自古即為重要的香料植物,也是一味中藥,古人除食用外,也常隨身佩戴。

辟芷、茝(zhǐ)——白芷

原辭: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掔木根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蕊。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概述:

白芷得名於「根長尺余,白色」,也是一味中藥。白芷葉片中含有揮發性的香氣物質,古人常佩戴在身上,或者用於沐浴。

秋蘭

原辭: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概述:

秋蘭是國蘭中蘭科蘭屬建蘭中大部分蘭花的俗名。因這類蘭多在秋天開花,故名,並作為傳統園藝名稱之一,花有幽香。

原辭: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

概述:

《離騷》中的蘭,並非指蘭花,而是菊科澤蘭屬的植物。這類植物多生長在濕地,葉子有香味,可製成香料,用於除蟲辟邪。同樣也可以用於沐浴或直接佩戴身上,是著名的古代香草。

木蘭

原辭: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概述:

木蘭科下面還有木蘭屬、木蓮屬、含笑屬等植物,它們的花都香氣怡人,可稱為香木。花含芳香油,可提取配製香精或制浸膏。

宿莽——水莽草、雷公藤

原辭: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概述:

一種可以殺蟲蠹的植物,葉含香氣。楚人名草曰「莽」,此草終冬不死,故名。即今水莽草。

申椒——花椒、辣椒

原辭: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

蘇糞壤以充禕兮,謂申椒其不芳。

概述:

一指花椒,也可作為辣椒的俗稱。花椒屬於芸香科的植物,從古至今就是重要的食品調料,其實除了果實之外,花椒全株都有香氣,味道與柑橘的葉片一樣。古人除了把花椒作為調料,也可泡酒,皇宮將其塗於屋內。又因為花椒結實累累,古人用於比喻子孫滿堂。

菌桂——山桂

原辭: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

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

概述:

即野生山桂,《神農本草經》記載:其味辛,溫,無毒。主百病,養精神,和顏色,為諸葯先聘通使。久服輕身不老,面生光華,媚好常如童子。

蕙——惠蘭/羅勒、九層塔

原辭: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攬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概述:

即惠蘭,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瘦長,叢生,狹長而尖,初夏開淡黃綠色花,氣味很香。一莖可開十來朵花,色、香都比蘭清淡。可供觀賞,根皮可做藥材。

也有觀點認為是指羅勒,羅勒是唇形科的植物,跟薄荷是親戚,全株具有芳香,古人常隨身佩戴,亦可作為熏香。羅勒的花序如層層高塔,又名九層塔。如今羅勒多作為調料,特別是和海鮮貝殼一起烹飪,閩南地區叫金不換。

惠蘭
惠蘭
羅勒
羅勒

荃——菖蒲

原辭: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

概述:

古代寓君王,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端午節有把菖蒲葉和艾捆一起插於檐下的習俗;根莖可制香味料,口服多量時產生強烈的幻視。

留夷——芍藥

原辭: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概述:

芍藥,別名別離草、花中宰相,有淡淡清香,其根製成中藥具有鎮痙、鎮痛的藥用價值。位列草本之首,其被人們譽為「花仙」和「花相」,又被稱為「五月花神」。

揭車——藒車

原辭: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覽椒蘭其若茲兮,又況揭車與江離?

概述:

揭車在古樹中又稱「藒車」,指知道是一種楚地產的香草,古用以去除臭味及蟲蛀。符合類似條件的,可能是珍珠菜。珍珠菜枝葉富含精油,是戰國時代楚地常用香料,也可作為藥材。

杜衡

原辭: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概述:

古書中的衡、蘅多指杜衡。馬兜鈴科細辛屬植物,這一類多有香辛味。杜衡全株含芳香油,特殊的氣味可以驅蟲,古人作為香料佩戴,近代也用杜衡等代替樟腦丸驅蟲。同樣可作為藥材。

芳芷

原辭: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概述:

古文香草名,唐·李羣玉《黃陵廟》詩:「風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鵑。」

秋菊——菊花

原辭: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概述:

秋菊,又名菊花、別名九華、黃花、帝女花,帶有淡淡花香,中國人極愛菊花,從宋朝起民間就有一年一度的秋菊盛會,古神話傳說中秋菊又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

薜荔——木蓮

原辭:

掔木根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蕊。

概述:

王逸註:「薜荔,香草也,緣木而生蘂實也。」乳汁含橡膠成分。成熟果富果膠,可制涼粉,供食用;根、莖、葉、果藥用,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解毒、補腎、通乳的功效。

芰荷

原辭: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概述:

菱葉與荷葉,《離騷》中也有一些植物並無香味,比如芰荷。芰,如今成菱,果實就是我們常吃的菱角。菱角外殼紅色,是士大夫服色的象徵,顧有制芰荷以為衣兮的說法,也與後文的芙蓉(荷花)對應。

菱葉
荷葉

芙蓉

原辭: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概述:

原辭指荷花,現多指木芙蓉,芙蓉花美麗,白色或粉紅色,到夜間變深紅色。

瓊枝

原辭:

溘吾游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

概述:

玉樹的花枝,玉樹是景天科,青鎖龍屬多漿肉質亞灌木。株高可達3米。花期冬末春初,筒狀花直徑2厘米,白或淡粉色。


此文乃一支燭小編據所得資料傾情整理、編輯、撰寫,願與愛香者分享一二,如有不盡之處,還望加以指正。


更多香薰資訊請關注 一支燭香薰 ,分享專業全面的香薰知識,甄選國內外高品質香薰產品。

本文由一支燭小編傾情撰寫、整理,如需轉載,請私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