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世民没有长孙皇后,朱元璋没有马皇后,这俩人还能做出这样的成就吗?一位帝王若想有所成就是否必须要有一位贤德的皇后予以支持?


这个问题本质上说的是皇后的性质与职责。

皇后是皇帝正妻,两人之间有生命的七重誓言约束,可以说她就是皇帝的「半身」,天然与皇帝一体。因此,皇后某种程度上也是皇权的潜在代理人,甚至比皇帝的儿子还具有合法性。比如,刘邦死后,大权落入吕后手里,公然破坏刘邦与大臣定下的「非刘氏不王」的约定,包括功臣在内的所有人几乎谁也不敢也不能多说什么,因为吕后就是刘邦的「半身」,这一点大家还是要认的。但吕后一死,其他吕家的人,即便掌握大权,也很快倒台,因为他们完全没有掌权的合法性,谁灭他们谁就是正义。

皇帝、皇后理想的关系应该是性格、能力互补,形成一个相对和谐、高效、完善的整体。皇帝强势有为,皇后柔顺贤德,这是最理想的,也是最合乎常理的,唐太宗与长孙皇后,明太祖与马皇后都是这样一种关系,所以后人钦羡不已。有的则恰恰相反,皇帝仁善和顺,皇后刚毅果断,这虽然不合常理,但也能保持一种平衡,使得大权始终不会旁落。

皇后的职责首先是妻子的职责,生儿育女、主持中馈、侍奉父母、和睦亲邻等。但因为她是皇帝的妻子,所以职责就变得十分微妙。她的儿女是嫡子嫡女,其中有人是可能要继承皇位的;她也不再只是打理一个小家,而是管理一个庞大的后宫,为天下人作表率,所谓「母仪天下」;她要帮丈夫处理好与上一辈的关系;她的亲人成为皇亲国戚,成为皇帝的「自家人」,很可能要被重用,成为皇权的重要支撑者;同时,她还要处理好与其他竞争者的关系……可谓林林总总、千头万绪。

正是因为如此的性质与职责,皇后的角色十分重要且一般人难以胜任(要有很高的管理能力和情商)。但凡成功了的皇帝,背后基本上都有一个或几个厉害的女人在帮他。


如果皇帝本人能力高又会治国,那就不必要有贤德皇后才能成功。但是有一位贤德皇后在身边无疑是有效果加成的。就如同游戏里的武器装备很吊炸天,但有另外加成效果来填补其他薄弱并且加强是一样的。

比如谈到的长孙皇后和马皇后,都是会匡正皇帝的过错,劝谏,保护忠良大臣,抑制外戚,懂得识人。这些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皇帝会犯错而造成的损失。 所以像李世民说的,又谓房玄龄曰:「 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贞观政要》) 他对房玄龄说:「皇后在很多事情上都能启发影响我,对我极有好处。」

当然,皇后能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是这个皇帝愿意听,皇帝有好好治理国家的大志以及能力。那么皇后呢,有这个长远眼光,有为朝廷和国家安稳的能力和思想的。这是皇帝和皇后相辅相成的结果。


帝王本身有能力而且强的话,这些倒不算啥。不过有好皇后当然更好啦,加个好老婆锦上添花


总体来说,我国历史宋朝是个分水岭,宋朝之前的皇后多有存在感,因为本身皇后就是一方势力的代言人,开国皇后比如吕后,刘秀的皇后郭圣通,马皇后都比较特殊因为他们都算是带资入股的合伙人。


皇后不仅仅代表她自己,代表的是外戚势力(比如皇后的兄弟),类似的还有宗族势力(皇帝的兄弟),功臣势力(比如汉初那些功臣),士族势力(门阀家族),文臣势力(科举来的官),宦官势力(如司礼监那些),每朝每代总有几个势力争权,皇帝要做的就是居中调停,防止一方做大,这样皇位才能坐得稳。

你说的那些「有作为的帝王」是指哪方面呢?李世民、朱元璋是有作为的帝王没错,秦始皇、汉高祖、宋太祖、成吉思汗、康熙不算有作为吗?他们倒是没有一位贤德的皇后,照样居功至伟。简单举几个反例就知道这个观点不成立。所以明君关键不在于有一位贤德的皇后,即便有,发挥的作用也就外戚一支势力,明朝皇后取自民间,一直就没有外戚势力,也存在了二百多年,期间功臣势力,文官势力,宦官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斗得不亦乐乎!


这主要是因为给这种级别大哥当皇后,不贤德人家不要你,,,,

能。因为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