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臟——肝、心、脾、肺、腎

五色——青、赤、黃、白、黑

五味——酸、甘、苦、辛、咸

和西醫認識醫學方式不在相同,西醫講究看得見,摸得著,發展科室越來越精細,專科人才也越來越多,在醫院你腎有問題,就需要很多科室的會診,腎功有問題,一般去腎內科,有囊腫了,我們看不見去腎外科了。

中醫則不同,講究的是宏觀的東西,取類比象,和古代哲學理論有直接的關係。這個是中醫比較出名的五行理論,認為自然界和人體都可以根據五行屬性來劃分。

現在就五行和五髒的對照簡單說明一下我得理解。古代人看著樹木,這東西從土裡長出來,為啥不是向下長,而是往上長呢,而且長這麼直、這麼硬,然後就進入無盡的沉思中,這不是和肝的性質一樣嘛,「肝曰曲直,喜調達而惡抑鬱」,那就這樣把他們分做一類;中醫裡面認為萬事萬物都是心思考的,講究心,而西醫講腦,中醫裡面講究想的東西想要表達出來,靠頭部發揮出來,所以有頭為諸陽之會,心養生就會上頭,這個和火苗一樣,向上傳遞熱量,所以有咱們平時比較多的心裡想的東西多的東西多了就會頭腦發熱一樣,而且古代取火主要靠木材取,所以認為木生火;土這個比較容易介紹,咱們日常中吃的東西都是從土裡索取的,和脾胃一樣是人體的氣血生化之源,古人又在想,土是怎麼來的呢,他們樸素的認為是太陽給的火然後生出來的土地,所以火和土都是比較重要的;古代人為了爭奪生存的權利會有爭鬥,鬥爭就會有殺戮,人民發現了金屬,比較堅硬,這個時候就在想這個和肺一樣,肺為剛臟;土裡面不僅有金,還有水,但是不能自己出來,需要古人想辦法收集,就用金屬硬點的東西挖吧,所以認為是有了金才會生水的,和人體的腎一樣的功能,所以和腎聯繫起來了。

其實這些都是古人給咱們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咱們這些經驗去使用就可以,腰酸沒有必要歸根結底的弄明白原有,既然能夠幾千年留下來,就說明經得起推敲的。


商,角,羽,微,宮(五音)

氣,血,精,脈,營(五藏)

金 木,水,火,土(五行)

肺,肝,,腎,心,脾(五臟)

辛,酸,咸,苦,甘(五味)

白,青,黑,赤,:黃(五色)

寒,風,燥,熱,濕(五惡〉


五行就是中國古人的世界觀,用以闡述世間萬物生滅變化的基礎概念。中華文化皆根於古人的世界觀,什麼都用陰陽五行來歸類 這不很合情合理,有什麼需要深究的? 五行是一種演化的概念,也不是什麼對錯好話高低之分類,更不是西方種沒意義的數字格式化。金是一種物質存在的形式,有它自己的獨有的特性,比如金性肅殺,遇上至剛至陽的火形態就能化成液體水形態的存在。這就是五行生剋的演化,就是五行的精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