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早上7點 / 發現美好禪意生活 /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是佛教五大名山之一,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煙嵐雲岫,氣象萬千,素有"峨眉秀甲天下"之稱。

  一千多年前,年輕的李白離開家鄉遊歷名山大川。當他看到三千多米高的雪峯——峨眉山,他發出了“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的感慨。

  自此,引發了世人對峨眉山的無數遐想。

  2019年4月2日,《中國影像方誌?四川卷?峨眉山篇》在CCTV-10科教頻道首播,再一次將大衆帶到這座具有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的高山之上。

  《中國影像方誌?峨眉山篇》時長40分鐘,分別從“地名記”、“地理記”、“文化記”、“大事記”、“名勝記”、“當代記”、“後記”七個角度全方位、立體式展示了峨眉山歷史、人文、生態、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特色亮點。

  這讓人不得不感慨,經過億萬年天地的雕琢,千百年文化的積澱,如今的峨眉山已成爲人們心靈的歸屬,亦是最富詩意的棲居之地。

  而衆所周知,峨眉山自古以來佛教文化興盛,那麼在《中國影像方誌?四川卷?峨眉山篇》都提到了哪些佛教元素呢?

  今天,禪風君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寺院傳承着歷史

  點擊觀看:《中國影像方誌?峨眉山篇》

  秀麗巍峨的峨眉山海拔高3099米,以作爲普賢菩薩應化道場聞名。如今人們一提起她,更是會馬上想到峨眉山地標——金頂,及金頂金光璀璨的四面普賢菩薩佛像。

  但你或許不知道,如今聞名遐邇的金頂,還是古代建築傳承的結晶。

  據歷史記載,金頂的金殿初建於明萬曆年間,當時的金殿通體全部用銅件焊成,檐瓦鎏金,耀眼奪目。然而清代一場大火將金頂燒塌,後來只能建成磚殿結構。

  不料,1972年,金頂的華藏寺再次失火,化爲灰燼。

  終於在1982年,國家撥款重建金頂。然而,如何修復金頂才能符合它歷代盛名呢?

  幸得峨眉山山川與城市之間分佈着的衆多廟宇均保存良好,如伏虎寺、報國寺、萬壽寺、大廟飛來殿等等,均成爲修復金頂的重要參考。

  其中,飛來殿左右兩柱上栩栩如生的盤龍,別具一格的象鼻形斗拱,巧妙的排水設計,更是成爲了修復金頂極爲重要的參考。

  而建築專家們在參考了峨眉山衆多古老的寺廟建築後,終於決定結合古代建築營造技術與現代科技,採取鋼筋混凝土和磚混結構建造金頂,使得重建的金頂具備科學的防火、避雷、排水等功能。

  1989年金頂落成,殿宇飛閣流丹,氣宇軒昂。一直到今日,都未曾再遭受到破壞。

  如今站在金頂,在一片雲海之上看朝霞滿天之時,在金光閃耀的金殿前朝拜普賢菩薩之際,再想起金頂修復的過程,不得不感嘆峨眉山保護傳承對佛教文化的盡心盡力,倏爾令人熱淚盈眶!

  寺院守護着國寶

  今日,當你在參觀故宮博物館,感嘆着我國泱泱五千年文化的一脈相承之時,不知你可曾有過思考,在戰亂時期,這些文物是如何保留下來的?

  確實,戰亂時期,當人民顛沛流離,博物館文物也同樣經歷着坎坷。

  1931年,九一八事件之後,國民政府決定將北京故宮的文物南遷到南京上海。不料1937年,南京淪陷,故宮文物再次兵分三路,將文物往西部遷移。

  其中北路的文物一路運到成都,存放於成都大慈寺。

  然而不久之後,成都亦遭到日軍威脅。1939年,國民政府決定將故宮文物再次南遷,一舉遷入峨眉,存放在峨眉山市的大佛寺和武廟。

  當時,大佛寺香火鼎盛,但是積極配合政府,閉門謝客,騰出大殿安置轉移的文物,成功守住了民族與國家的瑰寶,使得國寶長存,文脈永續。

  此外,因爲佛教文化的興盛,萬年寺的大殿——明代萬曆皇帝爲母親祝壽所建的無樑磚殿至今保存良好。

  殿內,有一尊宋代制的普賢菩薩騎六牙白象的銅像,受佛文化庇護,亦完好無缺。

  這尊銅像在1961被國家列爲了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成爲了峨眉山最重要的國寶。

  寺院禪食文化

  峨眉山人將佛教文化與美食相結合,創造出造詣高深的素席。

  大佛禪寺位於峨眉山市市區,佔地400餘畝,與峨眉山水交相輝映。

  與金頂一樣,大佛禪寺也是當代峨眉山佛教文化的重要標誌,亦是峨眉山素食文化的重要代表。

  素食具有養身淨心之功效,是修行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大佛禪寺的素食菜品有上百種,原材料均取自本地,做工精細,色、香、味俱佳。

  今天在峨眉山,素食也從佛教文化中走入日常生活,成爲二十一世紀所推崇的健康環保食品。

  2018年10月20日,位於大佛禪院行願廣場側的大佛禪院素齋館正式對外開放,讓更多人感受到吃飯的修行意義。

  峨眉山城與佛教文化在新時代開始了新的相互滋養,相輔相成。

  山河爲骨,文化爲魂。

  峨眉山城與峨眉山緊密相連,蜿蜒的峨眉河,滋養着這一方水土,秀美的峨眉山,哺育了這座城市。

  雲上金頂,天下峨眉。

  如若有朝一日到峨眉山市,千萬不要忘了盡情感受屬於峨眉山城特有的、與城市融爲一體的深厚佛教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