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389  
大人的世界很复杂,小孩的世界很单纯
小孩的各种反应都是很直接、很直觉反应

而我们大人就是教他规范,告诉他怎么做

将孩子丢到社会熔炉中历练或永远不知道该怎么做,都不是最好的教养方法

我小的时候,母亲因为过于繁忙,从不管女儿是不是有穿内衣、内裤

印象很深刻的是,当时在班上换穿体育服,被同学煽笑没有穿内裤,于是我哭哭啼啼要求妈妈一定要给我内裤穿
到了发育期,妈妈依旧没有管我,直到同学说我胸部一直晃在大笑时,我才拜托妈妈帮我买....

(当然我了解当时家境困难,母亲必须努力工作维持家庭,所以我很感谢母亲)

教养上亦然,如果身为母亲从来不告诉他该怎么做,将来势必就是丢进社会与人相处磨擦时,让孩子自己体会该怎么做,只是摩擦往往就会带来不好的印象

小孩的记忆力都很短,所有教养都要采用:机会教育
事情发生就要立刻说


上个月钧钧老师打电话给我
事情是这样
有位小朋友带了新奇的玩具来学校,众多小朋友围在楼梯看那位小朋友带来的玩具
其中有位A小孩,可能是觉得好玩,一直故意挡在钧前面不给钧看
钧移动到哪里,A就移动到哪里
钧一个火大,用手放在A的身上往旁边推开,A哪经得起被钧推开,于是就被推下楼梯
(A瘦瘦小小,钧无论体积或个头都大对方至少1/3)

老师打电话给我
说实话,我吓死了。。。很想找个地洞钻,觉得很羞愧
在养育钧的过程中,一直害怕的都是钧不经意的举动伤害到别人,这远比他人伤害到钧更令我感到害怕
原因在于钧的个头都比同龄大只

我急著问老师:我要不要去学校道歉
老师说不用,他已经做处理

老师安慰我,他有请所有小朋友跟钧和A一起再模拟一次场面
教钧要拍拍A的肩膀请A借过
或是绕过去

晚上钧回到家,我也再度跟钧用问答的方式,跟他解释为什么不能推小朋友
我问:小朋友挡在你前面,要怎么办?
钧回答:拍拍他的肩膀或绕过去
我问:为什么不能推小朋友
钧回答:因为会跌倒或摔下楼

(唉~妈妈也要检讨一下,要加强钧的认知)

隔天A的奶奶到学校
两位小朋友在示范一次,A奶奶也跟钧说应该要拍拍肩膀或绕过去

我理解对钧而言,他是出于下意识要看玩具,却选择了较不好的做法,也没有看场所在哪里,需要不断的跟他说怎么做


重点整理:

1.比起责备他,更要告诉他怎么做
孩子的行为反应往往都是直觉性,举例来说:婴儿会用力的拍打他人,
这是因为他不知道拍是要轻轻的拍才会不伤害到人

妈妈反复必须抓著他的手,轻轻拍在他人身上(教他要轻点)

或是较大孩子在走动跑动时,并不知道要去回避小小孩,很容易去撞到小小孩
大人需要不停的提醒大小孩

不过我还是会用很严正的语气告诉他,为什么他做这件事情是不对的。

平心静气而言,独生子比有兄弟姊妹的孩子更容易发生这问题,像钧很少跟比他年纪还小的小孩玩,就很容易发生去擦撞到小小孩
妈妈应该要更常去制造机会(和不同年纪的小孩玩)、机会教育及提醒他
我自己是觉得
妈妈生独生子往往比生两个需要更用心教养,因为很多情形都是独生子遇不到也比较不好教

妈妈常犯的错误是:光骂人,却不把话说完整,更遑论是告诉小孩该怎么做
某天我带钧经过7-11
看见一位妈妈牵著一位小女孩
小女孩不小心跌倒
妈妈大声说:你在干甚么!
接著用手拉起小女孩、小女孩也默默被拉起来
我的心里上演小剧场,心里想:如果我是那位小女孩,应该会回应说:那有干甚么、就不小心跌倒。
妈妈说话要学习带有[正向的意义]正面意思要包含安慰、鼓励她+[完整的意思],完整的意思要包含希望小孩如何做
妈友提供了一个很赞的说法是:有受伤吗?没有就自己站起来!


2.机会教育

孩子是高遗忘性的动物,事情发生当下就要立刻纠正并告诉他
做机会教育


3.分清楚小孩是不懂?还是故意?
甚么时候处罚孩子?
上次在朋友家,朋友看到大儿子推妹妹,立刻疾问哥哥是否有动手推妹妹,哥哥满脸笑嘻嘻的回答没有
于是妈妈必须纠正三件事
一、分清楚哥哥是蓄意还是不小心
如果是蓄意的确是要处罚,不过如果过度频繁就必须思考孩子是否是为了引起爸妈的注意力才故意

比方说:
今天晚上钧一直开心大声唱歌,爸爸请他不要唱,否则隔壁邻居会抗议,钧不理会唱更大声
(我确定他有听到爸爸告诉他的话)
于是爸爸第二次就直接说:今天晚上取消睡前歌(或罚站),因为爸爸跟你说不要唱歌,会吵到隔壁邻居

二、回答妈妈时应该要是正色,而不是笑嘻嘻
三、哥哥理不理解推人是不对?要教他怎么做会更好

告诉哥哥:妈妈相信你没有推妹妹,可是你希望妹妹让开时或妹妹挡到你时,你要绕过他或把妹妹抱开。(类似这样的意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