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在倫敦一區開了前瞻設計室,在歐洲設計圈引起了不小轟動。就為什麼開前瞻設計室、怎麼開前瞻設計室、為什麼好多人開不好等幾個問題,我跟上汽主導這個項目的設計負責人邵景峰聊了聊。有些話挺刺激的……

為什麼搞前瞻設計室有必要性

上汽前瞻設計室內景

  • 不認真對待前瞻設計室,你可能會輸掉未來。道理很簡單,現階段中國自主品牌設計可以參考國外品牌的,但是跟在別人後面長遠來看你就沒有品牌溢價。你不能像老外品牌一樣利用前瞻設計室探索未來,你就對趨勢沒有主導權。
  • 拼價格便宜的自主品牌很有可能是第一批掉隊的,整個行業趨勢都是追求品牌向上,設計向上。
  • 大部分國內汽車設計部門每天狼奔豕突。你跟老闆說,咱們探索探索7年之後的可能性。老闆會說讓你把當下的改款再搞搞。再活7年,對於很多自主品牌來說可能都是奢望。上汽、吉利的崛起也是這幾年的事情。7年前,你敢買這些公司股票嗎?這7年,不多能跑贏房價的居然是這些龍頭自主汽車品牌的股價。
  • 缺乏遠期規劃已經在讓自主品牌不斷吃虧。舉個很多自主品牌都遇到過的問題,產品上市之後消費者抱怨需要大輪圈。設計師發現沒法解決,平台尺寸已經不能改變了,換大輪圈就機械干涉了……

為什麼有些前瞻設計室搞砸了?

  • 一個公司內部也是有競爭的,資源分配不均。設計量產車的團隊有極大概率拿到更多的資源(設計項目,公司內部的配合能力)。前瞻設計室長時間贏不了內部的PK賽,團隊就帶不起來了,人心就散了。
  • 一些品牌的前瞻設計中心(或者海外設計中心),有時候會派一些資歷很老,但已經不再是骨幹圈的設計總監挂帥。這中心很容易干著干著就成養老院了。有些品牌的海外設計中心的確會被設計部門的VP當成給老同志安排工作的工具,而失去了它本身的戰略意義。
  • 邵景峰說他的倫敦前瞻設計中心他直接來抓,給予上海總部設計中心同等的重視程度。「它離你那麼遠,你不親自給它支持,不公平對待,玩砸的概率很大。」
  • 前瞻設計中心選總監很重要。你搞個世界大牌設計師,Chris Bangle厲害不厲害?他的理念靠譜不靠譜?但是在實戰中沒法用。你拿寶馬的套路去套上汽,行不通。邵景峰以前在上海大眾負責過朗逸的設計。他說他來上汽最痛苦的轉型就是放棄大眾的方法論。因為它是大眾,你搞Less is More,它能成。如果你換個標再試試?同樣,邵景峰找倫敦前瞻設計的負責人也找的是歐洲處於上升期的實戰派設計師。這些設計師的實際水平高於他們的知名度。「他們都急於成名,所以願意陪著你的品牌成長,而不是消費自己的知名度按老路子來。」

上汽是設計室為什麼選倫敦,而且在那麼貴的地方?

上汽倫敦前瞻設計室窗外——每晚2000人民幣起的古老酒店,這裡距離Mayfair大街一步之遙

  • 邵景峰說:「設計師都是屬貓的。你設計室環境好,風景宜人,大都市范。人家聞著味就來了。」
  • 前景設計室選址需要考慮可以覆蓋的頂尖設計高校。全球範圍內有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考文垂大學);德國慕尼黑(Pforzheim大學);加利福尼亞(Art Center);都靈(都靈理工、米蘭工業設計學院)……中國車企在這些區域是有勢力範圍的。比如廣汽的設計總監張帆在加利福尼亞開了分部;蔚來、拜騰、紅旗都在慕尼黑有設計部門;江淮和長安盤踞在都靈。混英國圈的是上汽。

  • 邵景峰覺得都靈、慕尼黑與倫敦、加利福尼亞相比有點過氣。倫敦和加利福尼亞的創新企業更多,對互聯網和智能技術擁抱更緊密。在這樣的環境下,設計屬於2025年之後的產品,才能找到感覺。都靈和慕尼黑
  • 2017年年底,邵景峰說服上汽的老闆籌備在倫敦一區(絕對市中心)開設工作室。消息放出去之後,歐洲汽車設計圈蠻多人主動投誠。歐洲的設計師沒有那麼多的就業崗位,但是他們又不願意去保定、去番禺、去柳州、去長春,聽說能在倫敦找到工作,蜂擁而至。
  • 邵景峰反覆強調一個觀點:大英帝國是傳統的,但英國是英國,倫敦是倫敦,倫敦是時髦和科技的。

海外的設計室怎麼用?

  • 邵景峰非常喜歡把設計師派去海外,或者是參加個車展,或者是在海外設計室輪崗幾個月。我的好朋友陳磊(著名的混子曰漫畫的創始人)以前就是邵景峰的手下,他僅有的幾次出國學習都是邵景峰安排的。

最左邊這位就是混子曰創始人陳磊本尊,邵景峰當年的小兄弟

  • 海外設計室是國內設計師融入世界設計圈的橋頭堡。最開始中國的設計師不自信,總覺得低人一等。「你自己還緊張呢,你怎麼管老外」。邵景峰前幾年派出去的設計師並不指望在幾個月的輪崗中業務水平提高多大一塊,他希望中國設計師能做到遇到老外設計師不怕,能跟對方「打架」、「爭吵」。一個設計師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設計就會被一個人或者一個思路帶跑。在合資企業設計部門工作過的設計師都知道,中方和外方設計師勢均力敵時是最佳工作氛圍,雙方都能汲取對方的優點。他還希望中國的設計師在海外能夠有更多的生活體驗,去不同的地方旅行,自己逛逛超市做做飯。豐富的生活體驗,對於設計會有很好的刺激。
  • 邵景峰從公司申請了蠻大一筆預算跟英國皇家設計學院合作。每年送幾個設計師去這裡進修研究生課程。他很看重中層設計梯隊的培養。我有幾個朋友在其他自主品牌設計室,他們的中層梯隊流失蠻厲害的。工作壓力大、待遇一般、缺少培訓等等原因,很容易被造車新勢力挖走。
  • 邵景峰表示上汽倫敦前瞻設計中心短期內沒有考慮做概念車來展示自己的存在感。他希望這個設計室能夠對總部的設計團隊帶來衝擊和刺激。他說上汽對前瞻真的很重視,他覺得別人家越不重視越好,這樣未來上汽就可以拉開與對手差距。

上汽倫敦前瞻設計中心揭幕儀式上的重要活動就是上汽設計大賽歐洲賽區的決賽。邵景峰為什麼這麼熱衷搞汽車設計大賽?

  •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更好奇的是邵景峰是怎麼說服老闆花錢的。邵景峰說設計師這工種是高危行業,每天生活在批鬥會中,每天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過活。哪個重點車型搞砸了,職業生涯就結束了。很多設計負責人也不太願意去跟老闆要錢幹個跟當下不是那麼直接相關的事。搞設計大賽的費用,是邵景峰提著腦袋跟老闆要下來的。
  • 花錢干這件事的理由是1 吸引全世界最好的學生的注意力,並從中篩選天才,搶在競品之前網羅人才 2 讓年輕人思考上汽的未來,他們的很多想法對當下的團隊有啟示。歷屆上汽設計大賽排名靠前的設計學生大部分都留在了上汽,而且發展得不錯。這也是老闆願意花錢支持邵景峰的原因。

2018年上汽設計大賽中國賽區開幕式,第二排右邊第五位是嚴揚老師,中國汽車設計這個行業最早一代教書匠之一

  • 邵景峰說現在中國的汽車設計教育行業里存在「培訓班」模式。一些設計師開課教設計學生進行應試型的培訓。經過培訓的學生有更大概率在大賽中獲獎。應試型的學生會很追熱點概念,想像力過度誇張。
  • 為了避免招一些華而不實的設計學生,上汽設計大賽的題目都圍繞著理解上汽自己的未來主題。比如如何定義和理解榮威的未來旗艦。這樣學生的作品會比較落地,而且對品牌有更深刻的理解。邵景峰不太歡迎那種把汽車搞成宇宙飛船、潛水艇的概念模式,那種太藝術化了,不夠商業化——汽車畢竟是一個商業產品。
  • 目前中國設計學生的水平與國際水平越來越接近。不過國內也存在一些不好的現象,作為設計學生「抄襲」別人的想法,這是行業的恥辱。這個行業的基礎就是原創能力。

2018年上汽設計大賽歐洲賽區開幕式,在老牌設計學校——考文垂大學。

歐洲賽區評委團

  • 國外設計學生的文化積澱普遍比中國孩子好。他們做的概念設計經常跟你講這個細節是在向某某年的某個作品致敬,這個細節代表了某某年某個品牌故事……這些文化傳承都是國外學生從小耳濡目染的,中國學生補上這一塊還需要幾年的時間。如果不補上,你對品牌的感覺就不足。汽車畢竟不只是代步工具,它還是一張名片,是一本故事書。
  • 上汽的設計大賽歐洲賽區已經搞了第二屆。第一屆只有英國本地的設計學生參加。今年第二屆歐洲大陸的很多學生也來了,頒獎現場cardesignnews、auto&design等歐洲主要設計媒體也都來報道,場面挺隆重的。

這是上汽設計大賽歐洲賽區冠軍

  • 上面這小哥將獲得在上汽歐洲前瞻設計室實習的機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