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佩羅吐槽中國球員語言能力不行確實是不爭的事實,不過也有點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

記得卡佩羅執教英格蘭三年期間,為了能夠與球員順利溝通,竟然讓英格蘭球員學習義大利語,自己的英語水平卻是隻會簡單幾句,後期執教俄羅斯也是如此。

如今來到中國,還是同樣的配方,同樣的毛病,其實也沒辦法,卡佩羅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指望他學習一門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漢語,確實有點太難為人了。

不過這也間接反映了中超各俱樂部後勤保障措施的缺失,既然蘇寧肯花大價錢請來一位世界名帥,就要為其配上一個合格的、負責的翻譯。光是走走過場,難免不會長久。而且中國球員也要從自身上嚴格要求自己,多花點時間學習,少花點時間泡妞,多花點時間練球,少花點時間喝酒,總之自己不自覺,一切都是白瞎。

語言真的是中國球員發展的一大障礙,張稀哲在狼堡沒能上場,語言就是重要原因之一,而張呈棟為何能當上華夏隊長?我認為語言同樣佔了很大一部分,可見語言能力對於一個職業球員來說必不可少,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是會成為球員發展的障礙的。

卡佩羅前不久與俱樂部協商下課,已經七十多歲的他他中國並沒有取得成功,就黯然離去。今天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卡佩羅談到中超的指教經歷,他說:「在中國執教的經歷很難忘,那裡踢著不同風格的,但是在中國和球員們進球一對一的戰術傳遞很困難,我們每時每刻都需要翻譯才能理解彼此。」 沒錯,卡佩羅認為在中國執教的經歷,語言成了一大障礙,而對中國球員來說,不能跟卡佩羅這樣的世界級名帥有效交流學習,更是一大損失。

當年張稀哲去到狼堡之後,許多中國球迷激動萬分,也很看好張稀哲的前景,但是事與願違,張稀哲並沒有在沃爾夫斯堡獲得上場機會,哪怕是一分鐘。而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張稀哲沒有掌握德語。時任狼堡主帥的黑金不僅一次地公開表示:「我對張稀哲有更高要求,可惜他不能掌握德語。」而張稀哲在德國時要隨身跟隨一名翻譯,後來俱樂部為了讓他更快地學會德語,強制辭退了他的德語翻譯。但是直到張稀哲重新回到中國,也沒有掌握德語,假如稀哲能夠在語言上努力一些,說不定他的旅歐生涯能更加的順利。

另一位在前兩年去往歐洲的中國球員張呈棟則因為語言優勢,在國內賽場上獲得了更大的成功。在河北華夏幸福擔任隊長的張呈棟在一次賽後採訪中表示:「教練想讓我更多的在場上呼應,和外援們交流、喊話,而我的語言是優勢,我也可以教練很好的交流。當然,在生活中楊程依然是我們的隊長。」顯然,由於會說西班牙語,張呈棟得到了佩萊格里尼的賞識,越過揚程將其任命為球隊隊長,這就是語言優勢的體現。而當年轉會巴列卡諾,張呈棟顯然比張稀哲獲得了更多的登場機會,俱樂部的主席與隊長就公開提到過:「張呈棟會說西語讓我們可以很好的交流,他很活潑外向,希望他能更快地融進球隊。」 由此對比來看,語言對於中國隊員來說確實很重要。

有不少球迷說,你卡佩羅來中國執教,卻吐槽我們中國球員不會外語,那你怎麼不學中文呢?其實除了德甲球隊,其他聯賽的教練與球員交流多用英語,但是中國許多球員連英語也不達標,這就導致了中國球員無法在語言上和國際接軌。

卡納瓦羅回歸恆大時,執意要帶走權健的翻譯李白就是這個原因,在語言障礙面前,一名好的、懂球的翻譯極其關鍵,但是好翻譯難求啊。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球員們如果能掌握好一兩門外語,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特別是潛在的留洋生涯好處極大。

感謝您的閱讀,歐戰足球為您帶來足球新聞新觀點,歡迎關注。


離開中超後,卡佩羅接受採訪時談到了他在中超執教的經歷,關於中國球員語言能力的內容,卡佩羅原話是這樣說的:「在中國執教的經歷?很有趣,那裡的足球風格是不同的,不過我發現在那裡要進行交流很困難。我的身邊一直都有一名翻譯,因為球員們基本不懂外語,我很難通過一對一的方式傳遞一些東西。」

語言問題其實不只是中超會遇到的問題,去年就有新聞報道,為了提升球隊的整體實力,曼城主帥瓜迪奧拉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其中就包括全體球員都要學習英語,甚至在12月底安排了一場英文考試。當然,瓜迪奧拉有這樣的要求,主要是因為自己球員的語種過於「豐富」,英語、荷蘭語、德語、西班牙語、法語、葡萄牙語,再加上各自的方言,十分不利於比賽時隊友之間的交流,更不方便瓜迪奧拉在最快的時間裡將自己的戰術思想傳達給球員,除非身邊的翻譯通曉所有語種,不然要是一個教練身邊跟著一羣翻譯,那就太滑稽了。

但是說到卡佩羅的抱怨,似乎就有點借題發揮了。像斯科拉裡帶著恆大拿了那麼多冠軍,他也沒怎麼學會中國話。畢竟和曼城的情況不同,中超的球隊大部分是中國人,而大多數外援和教練都會英語,只要球隊的翻譯掌握教練的本土語言以及英語,基本上就可以溝通。當然,如果翻譯對於足球的理解不透,不能將教練的技戰術思想傳達給球員,確實會造成一些麻煩,但這個問題並不只有卡佩羅會遇到,大家都一樣。其實有一件舊事大概卡佩羅自己都忘了,那就是早在2012年他從英格蘭主帥的位置下課時,有媒體列舉卡佩羅的幾大罪狀,其中就包括英文不靈,導致他在向魯尼佈置戰術時對方壓根就聽不懂他說的話。

當然,換個角度說,並不能說因為有翻譯就該理所應當的接受中國球員不懂外文這件事。在中國球員中,除了留過洋的球員,像秦升那樣懂點外文的絕對是少數。在很多人的印象裏,中國球員就是球技不發達頭腦卻很簡單的典型。由於環境的關係,大多數職業球員的學歷都不高,而所謂讀書學習並非只是為了學習數理化,更重要的是培養動腦和思考的能力。因此不要說外文能力,很多球員的文化水平都很低,這不僅影響了與外籍主帥以及外援的交流,對戰術打法的領悟力也和歐洲的職業球員有一定的差距。不過可喜的是不少新一代球員已經在這方面有所提高,相信隨著職業足球的發展和社會整體文化水平的不斷進步,中超的球員也會逐漸彌補上這方面的欠缺。


客觀的說,卡佩羅這麼說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在中國,球員的文化水平是堪憂的;大多數球員可能經過了9年義務教育之後,就沒有再上過學,高中畢業證那都是靠踢球去掛靠的。秦升曾經在做客某節目時說過的一句話:不能播的我都能說,能播的都不會。這或許就是大多數中國球員文化水平的真實寫照。

既然都沒上過學,對於大多數中國球員來說,他們的外語水平確實不怎麼樣。雖然說各個隊也不乏一些喜歡看書,自學英語的球員,但是這樣的比例太少了。這也是近幾年中國球員去海外踢球,沒有站住腳的原因之一。畢竟想融入國外的球隊和人家的足球環境,首先要語言相通有交流纔行,如果沒有交流怎麼融入別人的圈子?如果融入不進去,那又談什麼在國外站住腳呢?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卡佩羅在中國執教,說中國球員語言能力不行我覺得也不夠客觀。首先中超球隊中大多數球員和工作人員本身就是中國人。大家都是中國人,當然更多的用中文交流才對;外援和外教他可以不說中文,但他也要融入中國足球的環境纔能有好的發揮。

其次說說卡佩羅吧,他的語言能力就不怎麼樣,當初帶英格蘭隊時,他和特里、蘭帕德、傑拉德、魯尼等大牌溝通都有障礙,這也從側面表明,卡佩羅自己的英語水平其實很爛。為了跟卡佩羅交流順暢,總不能大家都學義大利語吧?所以卡佩羅在離開後,如此甩鍋多多少少也有些不客觀。


上賽季江蘇蘇寧表現並不好,一度處在降級邊緣。義大利老帥卡佩羅中途上任,成為江蘇蘇寧的主教練,帶隊出色的完成了保級任務。而在新賽季,帶隊不利,三輪比賽僅取得一勝。在第四輪開始之前,卡佩羅辭去蘇寧主教練,由奧拉羅尤擔任主教練。

近期卡佩羅接受採訪時說到,中國球員語言能力很差,每當講解戰術時,都要通過翻譯傳達。卡佩羅說的沒有問題,確實如此。現如今職業足球越來越國際化,很多外籍教練都會來中國執教,但是語言溝通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球員不能準確的瞭解主教練的意圖。當然語言能力雖然成為中國球員的發展的障礙,但也不是絕對。中國球員普遍文化不高,而且並不像歐洲國家球員那樣熟練掌握英語,所以來到國外球隊並不能很好的融進球隊,就像早年的張稀哲那樣,當然實力方面也佔有一大部分原因,張稀哲雖然語言溝通不行,實力也不足以立足於德甲聯賽,就像張玉寧那樣,雖然會說流利的英語,與隊友溝通不成問題,但是實力限制,至今沒有在德甲聯賽出過場。凡事都沒有絕對,中國球員語言能力是不行,實力也在制約著球員得發展,反觀日本球員,語言能力也不行,但很多都在歐洲聯賽踢球。所以對於現如今的中國足球,要全面發展,提高球員文化水平的同時,也要提高球員的個人技術能力!

中國球員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不高,能說一兩句英語已經算是不錯的了,你不能指望他們能在語言方面能有多大成就,而卡佩羅向來挑剔,很多問題在他眼裡都被放大了。

試想,如果每個球員都能流利的運用英語和卡佩羅進行交流,那還是中國球員嗎?估計那個時候國足早就進世界盃了吧,五大聯賽遍佈中國的球員,短時間內顯然不可能。

卡佩羅不應該一味抱怨國內球員水平低的現實,改變不了環境,那就努力適應它!國內球員水平低,那你要去捏合他們,改造他們!還好,卡佩羅身在曹營心在漢,也是果斷撂挑子走人了。

最後還是送上祝福,希望卡佩羅能夠在義大利頤養天年,過上田園山水的閑適生活,退休就要有退休的樣子!祝福卡佩羅!

歡迎關注小蘇侃球!中超亞冠國足,與您分享與足球有關的一切新聞與資訊!如果您覺得小蘇侃球說的有幾分道理,就請關注我吧!


中國球員發展是需要多向性的,如果說從前技戰術、思維足球智商很重要,那麼現在語言的確又成為了中國不少球員的減分項。

眾所周知中國球員的文化水平本不高,從小踢球,就連正常的文化課都很難顧及的過來,更何況外語。可能只有少數的有心的球員,會更看重一些外語能力,一方面是為提升自己,一方面也是為了自己的留洋夢,比如說張玉寧。

雖然現在張玉寧在德甲發展不佳,但張玉寧從小就接受西式的教育,包括他在留洋荷蘭時,特意不選擇中國人聚居地,就是為了能夠與外國人更好的交流和融入,避免當初很多中國球員留洋時的尷尬。但是,有張玉寧這類思維的中國球員還是太少。

在聯賽中,我們如今有不少外籍裁判,除了少數球員能和裁判有交流,大部分人除了在犯規後會用手比劃球形狀,說一句「ball」,很難再有更深層次交流。而卡佩羅說的情況也是相同,我們請來了外教和高水平的外援,就是希望中國球員能更多吸取先進的東西,但只憑枯燥的翻譯是很難全面吸收的,因為外援外教帶來的可能不只是球場上的東西,還有一些場外的職業素養,但這些我們的球員就很難有更深入的交流與學習了。而更尷尬的是,很多時候是看到外援和中國球員互相在社交媒體說出「SB」這類詞語。


客觀來說,中國球員的語言能力確實很一般,大多數球員從小就是在足校成長,並沒有接受正規的教育,曾經出去留洋的球員,一開始也是依靠翻譯,如果自己沒有上進心,不願融入這種語言環境,那麼很快就會被淘汰。

成功的留洋球員,比如孫繼海,加盟曼城不到半年的時候,英語還不順溜,只能依靠翻譯,可是在曼城六載,從不怎麼會說英語到能說一口曼徹斯特口音的英語,他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他的成功不僅僅是訓練場上的努力,還有語言方面的努力。

很遺憾,像孫繼海這樣的中國球員是少數。文化水平不高,語言能力不強,理解力不夠,足球是團隊運動,需要理解各種戰術,如果你不能理解教練教的內容,那你在球場上無法執行教練的戰術意圖。

所以卡佩拉的吐槽是客觀存在的。

但是,作為一名外教,拿著中國俱樂部發的薪水,在中國怎麼不學點中文呢?融入是雙向的,既然是在中國執教,那麼就要融入到中國的語言環境,學中文是必須的,自己都做不到融入這個文化環境,單單吐槽中國球員的語言能力,這就顯得雙標了。


阻礙肯定是有,但是我並不認為語言問題是當今球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現今的中國球員,有能力留洋的寥寥無幾,在國內俱樂部中,90%都是中國人,外語好也沒什麼太大作用。而且中國球員的教育基礎普遍偏低,學習能力有限,有學外語的時候,倒不如將重點放在訓練上。

當然了,如果有機會出國發展,像林良銘,張玉寧這樣的球員,能夠流利的掌握一門外語應該是最基礎的一個要求。

最後,我倒是覺得卡佩羅應該多學習一下中文,畢竟中超球隊的基本構成是中國人,入鄉隨俗。ps:卡佩羅的英語也不怎麼樣,執教英格蘭的時候,溝通起來也有不小的障礙


看來老外真是不能慣著。來中國執教是來賺大錢的,不是白求恩,免費支持中國足球事業的發展。交流不好怎麼就不怪自己不會講中文?來中國打工掙中國人的錢都TM先學會和中國人交流! 不會中文自己請翻譯啊,要不然就滾蛋。就足球這不痛不癢的球事,喫不飽也撐不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