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藝術家卡塔琳娜·格羅斯(Katharina Grosse)的大型個展“呢喃的泥土”廣州K11正式拉開帷幕。這是格羅斯中國首展繼上海之後的第二站,也是格羅斯在中國華南的首次個展

  Katharina Grosse

  卡塔琳娜·格羅斯被認爲是過去15年間國際上極具開創性的畫家。格羅斯以噴槍爲主要繪畫工具,成功地開創了前所未有的繪畫形式。本次展覽帶來三件與場景相關、沉浸式的大型作品將分佈在廣州 K11 的不同區域。

  陳列室 showroom

  陳列室 showroom

  腹中 Stomach

  腹中 Stomach

  “任何地方都可作畫”

  格羅斯是一個令人琢磨不透的畫家。她手握噴槍,將斑駁陸離的顏料塗覆於展覽空間的牆面、自己的牀上、公共廣告牌、整棟房子及其周邊環境中,還有形形色色組合在一起的物件,如土堆和樹幹上,創作出大型場域相關的繪畫作品。她使顏料的施用不再被束縛於畫家身體和西方架上傳統。她的作品既非再現,亦非象徵,而是以極具顛覆性的方式,存在於與材料、物件和建築的直接互動之中。

  正如藝術家所說,“無論是雞蛋、臂彎、火車月臺、冰雪中或是沙灘上,任何地方都可以作畫。”格羅斯利用顏色跨越物件和建築環境之間的既有界線,提出了在目前符號規範、層級秩序和社會規則下從未設想過的模式。從法國蓬皮杜中心、蘇黎世美術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等重要藝術機構,到紐約洛克威海灘(由MOMA PS1 委託製作)、科隆地鐵站、丹麥海岸線、或是普通的社區等日常場域,都留下過格羅斯攝人心魄的大型在地作品。

  此次廣州大展“呢喃的泥土”由K11 Art Foundation藝術總監劉秀儀策展,烏爾裏希·洛克(Ulrich Loock)協力策展。“呢喃的泥土”廣州站分爲三個展區——《絲綢工作室》、《腹中》、《陳列室》——一個位於三樓藝術廊橋,兩個位於四樓的chi K11藝術空間,引領觀衆沉浸在如迷宮般的空間體驗中。

  《絲綢工作室》

  踏進三樓藝術廊橋的展區《絲綢工作室》,迎面而來是一幅幅巨大的絲綢幕布,上面印有格羅斯柏林工作室牆面,還有其他曾經用來製作超大型或雕塑式作品的空間的複製圖像。印上了圖像的表面引入了一種記憶與回想的情境,在展覽逐漸演變之中形成了一個時間的缺口。

  腹中 Stomach

  進入四樓chi K11藝術空間的第二個展區《腹中》,天花板上懸垂下數百米厚重粗糙的布料,構成了迷宮般的褶皺結構,爲參觀者帶來巨大的感官衝擊——在作品的全然包裹之中,失去抽離之力。

  腹中 Stomach

  在廣州 K11 展出的《腹中》與在上海展出的原版有很大不同,由於懸垂走向的不同,產生的褶皺亦有所不同,之前可見的部分顏色因爲新的鋪設而隱祕了起來,而從前不可見的部分卻得以重見天日,這使得廣州展出的版本更爲粗獷和生猛。

  如果將不同版本的《腹中》想象成電影的連續鏡頭,變化的褶皺讓對立面之間產生流動的過渡——例如色彩和留白之間,可見與不可見,立體與平面,過去和現在之間的過渡。格羅斯的作品通過自由流動的越界,對通常被認爲是最基本的感知邊界提出了挑戰。

  陳列室 showroom

  陳列室 showroom

  最後一個展區《陳列室》是一間用顏料完全覆蓋的豪華客廳,參觀者穿行於這個陳列着獨特設計傢俱的空間,或許會聯想起展廳所在的購物藝術中心。繪畫的世界和普通生活物件的世界,兩者間不可消解的碰撞向人們提出了迫切的問題,即藝術在日常生活中所處位置的問題。

  展覽標題“呢喃的泥土”,正來源於粵語俗語“鬼食泥”,意指說話含糊不清,介於可聽與不可聽之間的狀態。在格羅斯所建造的空間裏,色彩如同強度不一的震顫和視覺聲浪,可見與不可見、可知與不可知交織在一起。觀看展覽成爲一段情感和身體的對話,無法被簡化爲線性敘事:這是一種不斷脫節的“呢喃”。

  正如策展人劉秀儀所說:“體驗卡塔琳娜·格羅斯的作品時,總有一種強烈的‘離地’(ungroundedness),猶如浮游、穿梭於太空……格羅斯作品中那廣闊而紛雜的色譜,與其說是敘事,毋寧說是色彩(巴迪歐式)的 ‘無調世界’(atonal world)——沒有主人能指( master signifier),或是拉康式的‘縫合點’(quilting point)的狀態,在能指鏈上永遠飄蕩,永不着地。”與藝術家合作多年的策展人烏爾裏希·洛克則認爲,“卡塔琳娜打開了我們想象的大門,重新定義我們對世界的認識。 ”

  “呢喃的泥土”廣州站將於2019年3月30日對公衆開放,持續至6月2日。在展覽期間,chi K11 藝術空間將陸續舉辦主題講座及一系列文化藝術活動(如“Riso印刷體驗工作坊”、“流動藝術系列課程”等),公衆可通過不同的方式參與線下活動,更好地領略藝術的獨特魅力。

  【訪談】

  南都:你的作品以運用大量鮮明豐富的色彩著稱,這種對色彩的敏銳和執着由何而來?

  格羅斯:顏色能即刻引起你的共鳴。你會在你意識到它存在之前,內心就會對它產生一種反應,就像你在一場演出裏聽到的聲音,它可以在你聽清其中的話語或歌詞之前擊中你。顏色的選擇能夠以這種多層次的方式強化空間或物件,它可以隨時轉變方向。顏色真的可以改變很多,假如把檸檬塗成藍色,那麼你對檸檬的整體體驗就可能完全改變。我覺得顏色對表面的改變最爲奇妙,很有魔力。

  南都:不同的色彩賦予作品怎樣的意義?

  格羅斯:我更喜歡使用人工調製的顏色,它不具備任何來自地點或物件的明確參考。它們可以獨立於特定的場合,出現在任何地點。顏色不會產生固定的含義,也不提供特定的功能,這就是我理解和使用顏色的方式。和用刷子調色相反,噴塗能讓多層的顏色同時出現,作爲一個集合體,作爲一種能量交織的體驗。

  南都:你期待中國的觀衆會如何觀看、欣賞你的作品?

  格羅斯:中國的收藏家們看起來很開放,也極富冒險精神。這個領域很大,也還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我試圖讓我的畫作引發觀衆強烈的情緒,無論是積極還是消極,由此促使他們立願改變一些東西,我想激發他們強烈激進的同理心。

相關文章